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3-04 15:24:27

南平浦城:调解员联动调解解难题 用情铺就温暖回家路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伐木吨位难估算,工人拿不到工资怒气冲冲,承包人也满腹委屈。调解员转换思路计工时——

清运结算终圆满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4日讯 “要回了‘辛苦钱’,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谢谢你们!”今年1月,刚刚收到11500元“辛苦钱”的贵州人翟某某紧紧抓着浦城县富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手,感激地说。

所谓的“辛苦钱”是怎么回事?这还要从富岭镇的一片山场说起。

协议签订现场

合作伐木起分歧

清运结算犯了难

位于富岭镇某村的一片山场属于个体户张某某所有。2023年12月初,张某某将该片山场承包给胡某某砍伐,胡某某又通过第三人介绍,在微信群结识了远在贵州的翟某某,俩人共同商议由翟某某负责找人帮忙伐木。翟某某认为以90元每吨计算酬劳有钱可挣,便叫了4人一同前往浦城县伐木。

2023年12月21日,翟某某等5人到达富岭镇并进场伐木,持续作业到2024年1日2日。后翟某某和胡某某就支付结算方式及吨位数量等产生分歧,翟某某等人心生怨气要求终止合作。先前运下山的72吨木材(共计6500元)胡某某已经结算给翟某某等人,但尚余部分木材还在山上未运出。翟某某等人要求尽快把山上的木材清运下山并结算,胡某某则表示,上山部分路段需要进行修整后货车及相关机械才能行驶,加之雨天影响、道路湿滑,所以迟迟未能将木材清运下山。

未清余款怒拦路

初次调解未见效

1月10日,已经等待了8天的翟某某等人失去耐心,阻拦该片山场其他车辆运输,要求胡某某付清剩余款项,但胡某某以山上木材具体数量不清为由再次拒绝付款,双方发生口角。胡某某报警后,当地派出所介入,翟某某等人才放行。心有不甘的翟某某等人找到富岭镇调委会,要求就此事进行调解。当天,镇调委会迅速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及专职调解员等人员参与调解工作。

在镇调委会的主持下,翟某某和胡某某均表达了诉求。翟某某表示,自己已在这里耽搁了8天,山上的木材迟迟不能清运,他们5人在山上吃住,每天都要不少开销,身上的钱已经不多;加之天气寒冷,他们居住在山间、帐篷被褥难以御寒,急切地想要结账回家,强烈要求胡某某在3天内完成清运,进行结算。

胡某某则表示,由于部分山路路况不好,一些地方坡度过大,需要铲车降坡后运输车辆才能上得去,具体清运时间难以确定,不能确保3天内能完成。双方各持执见、争论不休,调解只能暂时中止。

[page]

转移方向再尝试

专业评估或可行

如何打破僵局?经过商议,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决定趁热打铁,从山场所有人张某某身上寻找突破口。当晚,俩人到张某某家中后把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经反复协调,张某某承诺会叫人尽快修好道路,将木材运下山,如翟某某等人等不急,也可委托林业部门专业人员现场估算。两所所长认为评估的方案可行性较高,决定采取此方案继续推动调解。

1月11日,调解员通知双方再次到调委会进行调解,提出让林业站专业人员上山对已砍伐的木材进行估算,按照估算量进行结算,双方很快同意了此方案。

林木蓄积差距大

破罐破摔放狠话

1月12日上午,双方当事人再次来到富岭镇调委会。林业站专业人员评估出山上剩余82吨木材,但翟某某等人对此数量并不认可,原因是林业站的计算方式是按照平均每亩蓄积量乘以砍伐面积计算,而翟某某等人认为他们所砍伐的那片林地密度要高于平均水平,每亩蓄积量至少应当高于平均数1.5倍以上。但此说法遭到胡某某反对,双方就此问题不断争论,林业部门也难下定论,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此时,离翟某某限定的3天时间已经剩下最后一个下午,几人的情绪明显焦躁不安。在场的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都敏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及时解决纠纷,极有可能引发更大冲突。

转换思路解难题

工人踏上回家路

经过紧急商议,调解人员决定转换思路,提出了一个新建议:既然双方都不认可估算的数量,那么是否可以按照劳务时间计算工资呢?翟某某等5人一共在山上工作了12天,按照每天每人300元的工资计算,一共是18000元,扣除已经支付的6500元,剩余11500元待支付,这与翟某某等人先前主张的诉求相差无几。

调委会采取“背靠背”工作法,由司法所做翟某某等人工作、派出所做胡某某及张某某的工作。由于双方对伐木作业12天这个事实没有异议,一天300元的伐木工资也符合市场行情,方案很快得到翟某某、胡某某、张某某三方同意。翟某某等人当天就拿回了“辛苦钱”,自此该纠纷圆满化解,于次日踏上返回贵州老家的归程。1月16日,富岭司法所意外收到了一面锦旗,上书“司法为民 青天有鉴”字样,落款处正是翟某某等5人。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王涛)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