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离开黑山南部的滨海城市布德瓦,前往一个神秘的国度波黑。布德瓦与黑山的另一座旅游城市科托尔毗邻,只是隔着一条长长的山间隧道。这两座姐妹城,串联起黑山的静好时光。 历史上,科托尔城一直是黑山通往克罗地亚和波黑的重要孔道,也是黑山边防的坚固屏障。洛夫琴山高耸于亚得里亚海畔,雄拔的山体,像是一群浑身涂着橄榄油的巨人正围成一圈角力竞技,巨人们的身下,形成了一个弯而长的峡湾————科托尔湾。峡湾深入内陆达32公里。峡湾北岸山势峻峭,山石黢黑,黑山由此得名。黑山民族向来以英勇善战著称,得益于峻峭的洛夫琴山,黑山也是巴尔干半岛上唯一未被土耳其征服的国家。科托尔古城墙就蜿蜒在面海的陡峭山坡上,向人们描绘着过往的铁血岁月。此时汽车正是沿着科托尔湾这面陡峭的山崖缓缓盘旋而上,从车窗下眺,黢黑的石灰岩崖壁下是一汪汪碧蓝的海水,波光粼粼。一座座红瓦斜顶的别墅,掩映在青绿的橄榄林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风光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离开黑山边境,进入波黑,导游的神情一下变得肃穆,反复叮嘱在这里要注意的事项,原本喧闹的车厢里霎时安静下来,谁也不说话,只听得沙沙的车轮声,急促而单调。大巴穿行在山谷丛林间,窗外的风景很美。正是暮春时节,山坡上野菊花开得热烈,黄灿灿的一片连着一片。不时,还可以看到落玉溅珠般的瀑布活泼地在峭崖边嬉戏。但这块山峦起伏、风光旖旎的土地,注定是一处血与火交织的伤情之地。 六世纪至七世纪时,西边的克罗地亚人和北面的塞尔维亚人,先后迁徙至此。而东方的奥斯曼帝国,早就觊觎着这片土地。随着土耳其战车的隆隆推进,跟随军队而来的是大量移民。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近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断断续续连绵不绝。尤以二十多年前,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波黑内战,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巴尔干的苦难。 自1991年6月起,南联盟开始解体。作为前南六个共和国之一的波黑,三个主要民族穆族、克族和塞族发生严重分歧。穆族和克族主张脱离南联盟独立,而塞族坚决反对。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宣布独立。塞族立即宣布成立波黑塞族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三个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并导致波斯尼亚战争爆发,27.8万人被夺去生命。 由于在边境过关时,耽搁了些时间,我们到达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尔时,已是午后三时。我们在老城用餐,天不作美,下起了滂沱大雨。走出餐馆不远就是那座名闻遐迩的古桥。尽管雨势很大,但阻挡不了游人的脚步,更掩盖不了古桥的妩媚。这座通体洁白如玉、曲线轻盈柔和的石拱桥,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丽人,正惬意地躺卧在清澈的内雷特瓦河上,魅力十足。只一眼,便让人目夺心摇,不能自已。石桥的设计,匠心独具,仿佛天造地设,与河流两岸的街道自然对接,在碧蓝的河水之上,画出一个满月般的圆。又像一只巨大的宝瓶,一时让人觉得,那如浓如醇酒般的河水,正是从这只瓶口里喷涌而出。 位于老城中心的古桥,是当地居民的骄傲。莫斯塔尔,土耳其语即为“桥的城市”,这座小城,一直以来因其古老的土耳其风格的房屋和这座造型优美的单孔拱桥闻名于世。石拱桥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于1566年下令建造,是当时世界上最宽也是最高的石拱桥。建桥花了整整9年,如同一个精心打造的艺术品。关于这座古桥,民间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说,根据奥斯曼苏丹颁行的律令,在建的桥梁如果坍塌,则建筑师须受死。因此,在桥梁将要合龙的最后时刻,建筑师哈杰鲁丁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一旦失败,就从高达20米的桥身上跳下去。还有说,石拱桥建成后,当地居民看到高高拱起的桥身却不敢走。于是,哈杰鲁丁在桥下的拱洞里整整待了3天3夜,静听桥梁的动静。最终,他成功了。石拱桥的风貌与周围的山川景色及以石头为主体的房屋、街道和谐呼应,古朴典雅。站在桥上,放眼望去,两岸耸立的教堂和清真寺,还有大粒鹅卵石铺砌的街道,与桥梁融为一体,仿如一幅16世纪波斯尼亚的风情画。17世纪时,奥斯曼旅行家瑟比勒曾这样动情地描述它:“桥从一面悬崖延伸至另一面悬崖,就像伸至空中的彩虹一样…………”2005年,莫斯塔尔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源于大山深处的内雷特瓦河穿城而过。河水清澈而湍急。蓝盈盈的水色,犹如流淌着一河的翡翠,看一眼都心醉。而两岸老城的一片片民居,颇富中世纪的情调,斜顶红瓦,比肩接堞,屋墙下挤出窄窄的鹅卵石巷道,起伏弯曲有致。巷道两旁则排列着密密的小商品摊位,挂着当地生产的形形色色的工艺品,其中有一些是用战争时期遗留下的子弹壳制造的。稍宽敞处还设有露天咖啡座。有意思的是,莫斯塔尔虽然只是一座人口仅10万的小城,却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而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社区正是由这条河流分开。桥头两端,则各建有一座石砌的碉楼,碉楼是战争年代的产物,曾是两岸彼此敌视的眼睛。而今,硝烟已然散去,穆族的碉楼也改其功能为小型桥梁博物馆。但以桥中心为界,穆族和克族平时则不相往来。 1992年波斯尼亚内战期间,作为波黑南部重镇的莫斯塔尔也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1993年9月9日,莫斯塔尔古桥被炸毁。1994年停战之后,穆族和克族人的居住区正式分离,各自居住在河流两岸。人们将沉入河底的桥梁断件一件件打捞上来,损毁严重的,则重新采石,而后细心比对,顺序编号。莫斯塔尔古桥依照原样修复了,根本看不出被破坏的痕迹。但我们注意到,在桥头堡的碑座上有人用英文写有这样一行字:不要忘记1993年。文字上方赫然立着一个冲锋枪的子弹匣。 而今,波黑已无战事,但一座古桥,则成为穆、克两族的楚河汉界,一水之隔,如同天堑。战争的裂痕已然深深地嵌印在人们的心底,再也无法抹平。 (黄文山)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