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3-11 15:26:09

孤独的呓语——读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我将最后的时光用来研究我自己,用来提前盘点自己的一生。就让我完全沉浸在与自己灵魂对话的快乐之中吧,灵魂是人们唯一无法从我身上剥夺的事物了。”生命的最后两年时光里,卢梭撰写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孤独地对话自己的灵魂。这本书与《忏悔录》《对话录》并称卢梭的“晚年三部曲”,清醒的灵魂是孤独的猎手,时刻关注自己灵魂的人注定活得一生孤独。

卢梭一出生,母亲便因生产他而离世。10岁,父亲因一场诉讼被迫出走。少年时代的卢梭孤苦无依,颠沛流离。阅读成为他生命中唯一的亮光。通过阅读的积累和思考的深入,青年的卢梭撰写《论科学与技术》一文应征第戎学院征文并获得第一名,年近中年时的他又创作了歌剧《乡村卜师》,在枫丹白露上演成功,从而一举成名,成功跻身于法国巴黎的上流社会,实现了身份阶层的跃迁。

如果他止步于此,安然地躲在成功的光芒里,接受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赏赐的年金,写着不超脱于那个时代的作品,那他的人生不会变成一道抛物线,在短暂的光芒之后坠入无尽的黑暗之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这些思想独辟的著作根本无法见容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面临被取缔、被烧毁的结局。卢梭也遭逢不断被抨击、被驱逐的不幸,甚至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在小城莫蒂埃神职人员的煽动下,城中居民向卢梭家中投掷石块,卢梭不得不前往比尔湖上的圣皮埃尔岛避居。“岛上的日子让我心醉神迷,这里的生活与我的脾性无比投契,我甚至决意在岛上度过余生。”然而,他并没有梭罗的幸运,这样的理想生活终究是短暂的,两个月后他又受到了驱逐。卢梭是个崇尚自然的人,带着一些天真烂漫,他无法理解为何世人要如此这般地误解他、抨击他、迫害他。在痛苦与挣扎之中,他不断地撰写《忏悔录》《对话录》为自己做着自辩,想要告诉世人和后人:真实的卢梭是什么样的人?一直在坚持自然真诚、独立思考的卢梭,因发现并坚守真理付出了人生惨痛的代价。

晚年的卢梭生活上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精神上沉陷在无边无际的孤独之中,最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顺随自己的命运,不再抗拒必然到来的命数。这样的顺从使我获得了安宁,一种在艰难又无益的反抗挣扎中不可能有的安宁,也正是这种安宁,让我所有的伤痛都得到了补偿。”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便是卢梭远离人群自处和思考的结晶。虽然卢梭最终没有挣脱命运的枷锁,但完成与命运的和解。“灵魂内在的精神生命力似乎随着一切现世浮华的消弥而越发强烈。”孤独的卢梭通过漫无边际的遐思来审视灵魂,幸福、苦难、谎言、真相、知识、善行…………社会的喧哗与骚动是否容得下这样的沉思?

66岁的卢梭走完了毁誉参半的一生,逝世后曾被葬在杨树岛,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自然和真理之人。”这是对卢梭最真实的评价。后来,他被冠以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的名号,被当作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被移进了巴黎先贤祠,这是卢梭的思想和作品给他带来的无尚荣光,是超乎卢梭生前意料之外的盛誉。

生前的他一直在反抗,拼尽全力却徒然无功。逝去的他终于等到一切都恢复秩序,走上正轨,或早或晚终是轮到了他。时间是最公平的评判者,终会澄明一切。“何悲何哀何必去愁与苦,何必笑骂恨与爱。人间不过是你的寄身之处,银河里才是你灵魂的徜徉地。”伟大的灵魂虽然注定孤独,但终将流芳百世。

(施玉玲 作者单位:漳州市人民检察院)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