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近在身边 ————南靖县公安局山城派出所打造“邻家老警”品牌 与警察做邻居,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答案就是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不断提升,而数据是最直观的体现————2023年,辖区行政治安警情比降14%,刑事警情比降17.9%。 这种变化,与南靖县公安局山城派出所的努力息息相关。该所多年来因工作突出,陆续获得公安部“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近年来,山城派出所以荣誉为新起点,秉承“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更似一家亲”理念,打造“邻家老警”主防工作队,大力推动警务资源利用、矛盾纠纷化解、警民关系融洽、普法宣传水平纵深提升。 配警结对 有效提升警务利用率 “这个漏水情况影响我们生活很久了,太感谢你们帮忙解决问题!”2023年7月,“邻家老警”在开展社区访查过程中了解到,江滨社区磷肥厂6栋住户多次反映楼上有间无人租住的房屋漏水恶臭,迟迟无人解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安全。 于是,“邻家老警”凭借自身社会资源和积攒的群众威望联系到社区干部和房主,共同解决了房屋漏水问题,得到磷肥厂6栋住户的一致好评。 这是“邻家老警”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体现。2023年,山城派出所选派7名担任过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老警长,充分发挥他们与群众距离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在其居住地附近就近包干一个社区,给百姓“警察就在身边”的近邻守护。 “师父的业务能力很强,对我真的是言传身教、倾囊相授。他经常对我说社区工作不简单,服务群众、维护治安秩序、矛盾纠纷化解、实有人口管理等工作都有大学问…………”这是社区青年民警张原秋对师父黄少强的评价。 山城派出所以“新老结对”方式,为每名青年民警指定一名“邻家老警”担任师父,指点迷津,形成“老带青、强带弱”的良好氛围,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提升。2023年,张原秋和师父黄少强分别荣膺“全县十佳主防哨兵”称号,该所“智慧安全小区”实有人口采集排名全市第二、危爆物品收缴成效全局第一。 走访宣防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 “王阿姨,台风要来了,请跟我们到庇护场所躲避台风,那里准备好了食物…………”2023年7月,在“杜苏芮”台风来临之际,“邻家老警”联合社区工作者劝导并转移居住在低洼地带危房的独居老人王阿姨。 像王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或困难群众有很多,“邻家老警”都会详细记录在册,经常走访探望,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和相关机构给予帮扶关爱。 结合“千长挂千所、万警进万家”活动,“邻家老警”迈出“铁板鞋”、走进千万家,通过举办“警民恳谈会”“厝边茶话会”等形式,用心倾听群众心事和基层心声,充分发挥“老+青”“警格+网格”作用,常态化开展街面巡防、定点执勤、上门服务等工作。 其间,“邻家老警”也深入社区、校园、村户、企业等开展反诈、禁毒、防火、防盗等安全宣传。线上利用“融媒宣”“小喇叭”等,将“警方提示”内容转化成音频和图文,无线传输至云广播和射灯,对辖区周边群众开展宣传提醒,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老警“沉”下去,人民满意“提”上来。2023年,“邻家老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5个,消除各类安全隐患93处,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6面;走访群众3000多家次,发放宣传手册6000多册;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39%,被诈骗金额同比下降13.17%,亡人交通事故下降60%,偷窃类案件发案率下降10%。 处置调和 高效提升矛盾化解率 “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不要冲动。”这番热闹的场景,在山城派出所“邻家老警”工作室时有发生。 日前,一对父子情绪激动地找到“邻家老警”评理。原来黄先生有三兄弟,一直觉得父亲偏心,家里产业分割不平,父子之间已经3年没有讲话,兄弟关系也很紧张。年轻民警多次开展矛盾调解,均无果。 得知情况后,“邻家老警”发挥丰富的矛盾化解经验,分析心结的根源和重点,邀请黄先生邻居和亲人共同调解。最终在“邻家老警”入情入理地沟通下,父子、兄弟之间化解了多年来的各种误会矛盾,紧张的家庭氛围变得和谐起来。 做个“好邻家”,矛盾化解在萌芽。山城派出所在2023年挂牌成立“邻家老警”工作室,积极引进法检、司法、民间“金牌调解员”开展多元调解。并且定期对调处的矛盾纠纷跟踪回访,严防因化解处置不到位造成矛盾纠纷再发酵、再升级。 “谢谢警察帮我找回走失的奶奶”“谢谢你们帮我化解矛盾”“爷爷,你们上次说的反诈标语我都记着呢”…………一声声真诚感谢、一次次快速调处、一趟趟暖心走访,都是“邻家老警”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聚民力的缩影,他们用点滴小事描绘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最美“警色”。 (洪凌霄 林巧玲 蔡淑娇 卢小雅)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