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检查 全面体检 精准施策 ————三明市“综合查一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7日讯 2023年6月,三明市率先在全省率先出台《“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将往常需要分别开展的40个具体检查事项综合成7个“综合查一次”场景,随后在全市11个县(市、区)全面推广实行,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解决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问题,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以来,三明市县两级已将454个行政执法事项综合为81个场景,精简率超过82%,共检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2652家,减少对企业的检查次数5392次,有效减少率达67%。“综合查一次”也被省司法厅、省委编办、省审改办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只查一次 柔性执法为企分忧 “这里的建议是完善农药采购台账和及时下架即将过期农药。”2023年8月14日至16日,三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管局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执法检查工作。针对检查中某企业存在的问题,检查人员及时督促其现场整改到位,不能现场整改到位的,要求县级部门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对于第一次发现企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我们往往是要求责令改正。”三明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案件审理科科长罗希告诉记者。 严格执行包容审慎监管工作要求,避免“以罚代管”,是三明市全面推行柔性执法,积极应用行政指导、教育和劝导等柔性手段,切实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通过对原来多部门多频次执法检查的有效整合,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模式”的部门间联合执法检查,可以进一步体现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为民、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破解综合执法领域长期存在的交叉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检查等矛盾问题,有效降低了广大市场主体迎接执法检查所付出的现实成本。 靠前服务 纾困解难靶向施策 2023年11月20日,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进入经营旺季,三明市应急管理局应时而为,联合三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明市供销社等执法部门深入企业,实现执法检查工作全链条全覆盖。 刚检查完,企业负责人就找上了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原来,该企业因仓库位置较为偏僻,经过的道路狭窄,大型运输车辆难以通行,卸车区域狭小,一遇上经营旺季,人手不足、运输困难等难题便一一摆在企业面前,如何解决成为燃眉之急。 于是应急管理局当即同治安支队、供销社等工作人员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实地调查,将卸车点附近一处更宽阔、有大数据支撑的地块作为新的卸车点,同时要求企业编制专项处置预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这样既减轻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消除对周边的安全隐患,又节省了执法监督成本。 “服务在先,指导在后。针对‘综合查一次’工作中遇到的企业问题,我们应当及时为企业‘输血补气’。”三明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科负责人陈俊敏说。 针对未通过培训取证、愿意从事该行业的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急管理局固本提升,精准摸底上报,积极联系培训机构开班培训,帮助从业者持证上岗,有效规范秩序,降低风险隐患。 信息共享 协同作战提升效能 2023年8月7日,刚刚送走的检查组一行的邓老板望着厚厚一沓的从业人员登记簿、营业日志,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和干净整洁的娱乐环境,心里美滋滋的。 就在不久前,他亲耳听见由三明市文旅局、三明市卫健委和三明市公安局组成的娱乐场所调查组在检查完后当场给出的“合格”评价。 “暑假是我们娱乐场所客流量的‘高峰期’,也是我们精神最紧绷的时候,几个检查单位来来回回要查我们好几次,有时候上一个单位提出的要求刚整改完,下一个单位又来提出新的要求,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邓老板笑着说,“不过现在好了,所有检查部门一起来,问题一起提,我们一起改。” 作为这次“只检查一次”娱乐场所调查组的牵头部门,最让三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潘梦婷深有感触的是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检查前,我们会通过设置好的联络员跟其他部门确定检查时间,为确保检查人员和检查场所公开透明,我们还融合了‘双随机一公开’,运用市场监管局的系统随机抽取,确保执法不扰企、服务不减分、监管不缺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运用‘闽执法’平台‘综合查一次’模块,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积极推动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和重点行业监管领域逐步全面纳入‘综合查一次’清单,力争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三明市司法局法治督察科负责人张誉凡表示。 (吴国锦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