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4-24 10:45:38

武平县检察院能动履职守护湿地之美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云水青天 白鹭翩跹

————武平县检察院能动履职守护湿地之美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多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近年来,武平县检察院践行“两山”理论,深化林改“武平经验”,探索建立“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为一体的生态检察新模式,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呵护千鹭湖湿地公园绿色生态。

专业化法律监督————

筑牢生态法治屏障

千鹭湖湿地公园,是武平县继梁野山4A景区之后重点打造的生态会客厅,也是武平县重要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禽鸟来此安家落户。而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

2020年,千鹭湖景区外围山场发生一起猎捕画眉鸟的案件,后又发生养殖场鸭群侵入千鹭湖湿地觅食、损害生态环境的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都反映出千鹭湖湿地公园法治力量保护仍然薄弱。为此,武平县检察院在千鹭湖设立湿地保护检察官办公室,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成功劝阻养殖户在千鹭湖湿地公园退养生禽;联合武平县公安局对千鹭湖湿地公园捕鸟网进行全面排查并拆除,还栖息在千鹭湖湿地公园的禽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在千鹭湖科普宣教馆设置展板、分发传单、解读案例,让保护生态的种子在每个参观者心中萌芽…………

而今,爱护湿地、守护生态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每一个游客心中,千鹭湖湿地公园检察官办公室被确定为武平社会治理现代化区域特色品牌示范点、龙岩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县特色教学点。

恢复性司法实践————

推动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如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认同感,让破坏者变成守护者,是我们开展恢复性司法实践的初衷。”武平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温群英介绍道。

为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武平县检察院深入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以认购碳汇、异地修复、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作为重要举措,走出一条“打击犯罪+法治教育+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法律监督新路径。

该院探索建立“检察+碳汇”工作机制,引导犯罪嫌疑人认缴森林碳汇损失补偿金,助力及时修复受损林业“碳汇”,推动“补植复绿”丰草长林。在全省率先推动设立100万元的生态公益保护基金,在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设立司法固碳基地即异地补植复绿基地,常态化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前往植树造林,打造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湿地水生风箱树群落。同时,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进一步丰富水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白鹭等野生动物有了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也吸引更多的湿地水鸟驻留在这片土地。

[page]

社会化综合治理————

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

武平地处“三省五县”之间,与粤赣四县山相连、水相依,武平中山河湿地公园(千鹭湖)是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跨省流域的山地河流型湿地公园,千鹭湖湿地公园内各湖与平川河水系交连互通,相依相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鹭湖湿地公园湖水之清,便在于其与武平各水系相通,唇齿相依。为此,武平县检察院聚焦以河为纽带的生态保护重点,牵头建立闽粤赣边“三省五县”生态公益保护区域协作机制,与“三省五县”谈共识、建平台、破难题,先后就补植复绿基地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专题研讨,常态化开展检察长、河长“两长巡河”,借助远程指挥、视频交流、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提升,保证千鹭湖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恢复和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

云水青天,白鹭翩跹。从曾经的沼泽荒地,到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上的一颗明珠,千鹭湖湿地的蝶变背后有武平县检察院的坚守。未来,武平县检察院将持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法治力量护航千鹭湖湿地公园生态,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刘秋金 李玲)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