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5-09 09:59:42

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推进高质量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推进高质量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文明交通“行德通”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9日讯 “我家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近,所以我觉得不戴头盔也没事。”4月23日上午,古田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社区民警江杰上门入户,对已达黄色预警等级的居民郑某开展劝诫工作。

原来,郑某因多次未戴安全头盔,被“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列为黄色预警等级“重点关注人员”。在民警的耐心劝诫下,郑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今后将严格遵守交规。当天,社区民警上门入户精准劝诫了6名“违法大户”。

2023年11月,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省首创“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以实时路况信息为基础,建立交通行为评价体系,多元化治理、多领域配合、多手段协同,旨在推进高质量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破除壁垒————

打造数字“大脑”

“‘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是以数据为引领,主要依托网络平台与多种研判手段,对相关交通违法信息进行高效识别、归纳。”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好比最强“大脑”,可以提供全面和动态的交通分析,推动治理模式从静态、单一维度向动态、多维度的转变。

依托新系统的同时,交警大队一直秉承“重教育、 重预防”的人性化执法理念,实行“扫码微劝导”现场执法模式。通过交通违法行为人用微信扫描交警身上的执勤二维码,即可让执法人员知道他的违法记录,并根据其被劝导登记次数,分梯次给予签署承诺书、观看警示视频、参与路面劝导10分钟三种不同的教育纠正措施。依托“微劝导”小程序,目前古田交警日均劝导100余人次,有效实现路面劝导与宣传教育一体化。

不仅是现场执法,通过“警民合作”发挥“1+1>2”的作用也很重要。交警大队通过设立“菌都 110”交通违法举报平台,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生活中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成立专项团队对群众的举报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并将数据纳入记分管理平台。

科技赋能————

实现智慧“管家”

闯红灯、逆行…………诸多交通违法行为都很难被记录,但在“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面前却是无所遁形。该系统以科技赋能,变成智慧“管家”,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时采集、处理。执法人员则能够依据系统的数据,按照递进式和累加式的方式,形成“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为每位交通参与者“精确画像”。

“我们会对骑手行车规范进行加强教育与管理。”日前,交警大队依法对于某外卖公司多次交通违规的骑手进行相应的通报、处罚。对此,该平台负责人表示,公司会对涉及的员工进行相应教育和处理,并对现有骑手进行警示教育,树立全体员工文明交通的意识。

为鼓励交通参与者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还开设了修复平台。通过“线上教育+线下参与”的方式、举报他人交通违法行为等方式,交通参与者可以得到相应的抵扣加分,降低惩罚力度的同时,推动他们养成自我纠错的行为习惯。

自该系统上线以来,共记录交通违法行为25350起,登记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人员分别为11852人、877人、317人、331人。

[page]

多元共治————

延伸最广“触角”

“行德通”交通评价系统将频繁违反交通法规、预警等级较高的人员列为“重点关注人员”,根据户籍情况推送给辖区派出所,由社区民警开展上门入户精准劝诫。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精准分析违法行为,定期将交通违法和预警情况推送至违法人手中去。

自该系统上线以来,共记录公职人员交通违法行为1297起,通报学生交通违法29起,记录职业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113起,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共68起。

线上持续发力,线下也不停歇。交警大队不断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校园、运输企业,“点对点”预警,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形成了警、企、校、家共同参与维护平安交通环境的良好局面。

得益于“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文明出行的种子正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叶子楹)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