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蓝”守护武夷岩韵 ————武夷山市检察院能动履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显成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5日讯 武夷有“三宝”,山奇、水秀、岩茶好。武夷是以“石为神韵,水为灵韵”的名山,武夷茶的名气自然非同一般,许多人也正是从一杯岩韵十足的大红袍茶开始认识武夷山。 岩骨花香,这是专属于武夷山的独特韵味,大红袍、武夷岩茶、正山小种,这些都是彰显“武夷茶”品质标准的独有地理标志。如今,武夷山市共有茶叶公共品牌11个,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2万余家,2022年“武夷岩茶”品牌价值居全国茶叶类第2位。 茶早已成为武夷山人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更是武夷山“三茶”统筹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守护好这片“金叶子”已然成为武夷山检察人面临的新课题。 近年来,武夷山市检察院围绕全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目标,擦亮“检·心守茶知”特色品牌,逐步构建起“综合打击、专业保护、诉源治理”的“5134”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体系,以能动履职为武夷山做好“茶文章”贡献检察力量,保障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勇于担当亮剑 撑起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伞”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作为首个“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源远流长。正是有这样的传承,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到武夷山双世遗的风采和茶文化魅力。 但随着武夷茶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一些假冒武夷茶公共品牌的违法现象频频出现,让这一缕真实的武夷茶香逐渐黯淡。 保护武夷茶品牌刻不容缓。“茶产业是武夷山市的主导产业,只有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才能更好服务保障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武夷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张颖说。 去年世界知识产权日这天,由武夷山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周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就是一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庭审当天,张颖检察长出庭支持公诉,且该院主动邀请了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旁听此次庭审。张颖检察长当庭宣读了起诉书,对被告人周某某进行了讯问和强有力的举证,周某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自愿认罪认罚。 “我们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四大检察‘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创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四合一’综合履职,成立武夷检察‘知-卫士’知识产权统一履职队伍,推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能力快速提升。”张颖检察长介绍道。 2022年以来,武夷山检察院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人,起诉7人;诉前主导合理赔偿,督促侵权人赔偿人民币60万元。 强化诉源治理 跑出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加速度” “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帮助我们解决刑事判决后侵权赔偿无人理的困难,以后我们的维权信心更足了!”检察听证会一结束,武夷山一茶企代表激动地向检察官表示。 近日,武夷山市检察院对祝某某等人假冒“溪谷留香”注册商标案件的民事部分作出支持起诉决定,这也是全市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而这起故事的背后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武夷实践。 如今,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惩治力度,使侵权人得不偿失,让权利人理直气壮已然成为武夷山市检察院检察官的一种共识,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的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我们发现假冒武夷茶品牌的‘李鬼’不在少数,光有打击还是不够的,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武夷山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赵文慧介绍说,将检察职能与市情民意相结合,在监督办案中抓实诉源治理,才能激发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动能。 为此,武夷山市检察院在办理具体案件及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向相关单位发出了一份“特殊的”检察建议,督促对涉案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和履行地理标志保护职责。进一步促成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净化茶叶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此外,该院建立“风险评估+专题调研+检察建议+案例释法”四维问需清单,通过专项普法,营造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2022年以来,该院开展预防性风险评估20余次、完成专题调研2份、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份、专题宣传30余场次。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推动构建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供专业保护 用心开拓知识产权保护“新渠道” 屋外茶香四溢,屋内谈兴正浓,走进武夷山民情茶话室,看到一幕幕检察官与群众“谈法论道”的热闹场景,这里是武夷茶知识产权保护民心民意汇聚点,也是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声音的传播阵地。 让时间回到2023年4月,在武夷街道民情茶话室里,检察官接到人大代表反映武夷茶品牌在网络直播间被侵权的线索,于是第一时间介入,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固定网络侵权客观证据。同时,向被侵权企业发出全省首份侵犯知识产权行政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引导茶企规范全面提供证据。最终,侵权企业被行政罚款10万元。 网络直播间武夷茶知识产权保护,只是武夷山院推进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协同保护的一道缩影。今年以来,武夷山检察院深化“回应型”能动司法,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民情茶话室+”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室、“检察+商会”知识产权联络站、12309检察服务中心涉知识产权接访专席、“特约检察官助理”智能外脑五个平台,与市法院、市公安局等六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助机制,主动作为,共谱茶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协奏曲。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2022年以来,该院办理冒用商标专用权、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件,督促行政罚款100余万元,精准保护了9家茶知名商标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知识产权最优的司法保护效果。 青山碧水武夷山,一山一水一壶茶,保护茶叶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障民生。“我院将持续擦亮‘检·心守茶知’特色品牌,以‘全心、用心、尽心’的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为武夷山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司法保障。”张颖检察长如是说。 (周新 陈浩)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