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法治之笔绘就生态新画卷 ————连城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7日讯 近年来,连城县以法治力量为依托,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司法、执法全过程,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探索构建司法办案+生态修复等创新机制,切实增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司法保护的能动性,多措并举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今天连城的生态环境在法治力量的护航下,底色更亮,优势更足。 聚合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当前,连城县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和支撑,聚焦“以草治污、以草治水”的生态治水新模式,开展精准、科学治污,加快推进“水下森林”增长,不断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破题、解题,连城县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拓,在“水、土、珍稀动植物”三大领域多管齐下———— 记者了解到,近日在位于连城县新泉镇洋梅村的赤竹溪上,乡镇工作人员和河道管护专员正按一定的间距将狐尾藻种植到河道中,而在该镇的联溪村岭下溪,一片片葱郁翠绿的狐尾藻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我们镇结合河湖长制、林长制,抓实河长管河、源头护河,充分利用村中塘,溪流、沟渠等,分段种植狐尾藻、巨菌草,不断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连城县新泉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连城县是闽江、九龙江、汀江的三江之源。近年来,连城县坚持岸上、水上治理双管齐下,抓实河长管河、源头护河、系统治河,对全区域分段分片规划,全县推广种植成本低、吸收氨氮效果好的狐尾藻、巨菌草,新建了一批生态塘、氧化塘,探索“以草治污、以草治水”生态治水新模式。 联合“治” 聚焦武夷山脉综合治理 如何打破传统区域治理中条块分割、多头治理的单要素单目标治理模式?在连城县,这道难题从一个“联”字开始破题。 近年来,连城政法机关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林业、水利等部门沟通对接,围绕冠豸山区域保护,建立健全污染环境案件会商机制,会签《关于建立冠豸山景区保护联络工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开展“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 你在,我在,连检豸(在)”等行动,取得良好生态效果和积极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连城县主动融入闽江区域保护大体系,与清流、宁化、长汀建立闽江源生态保护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构建闽江源区域性生态安全屏障。 多年来,连城县检察院还通过建立“林长+检察长”生态保护联络机制,突出古树名木水源涵养林保护,通过探索全省首个公益诉讼检察志愿者制度,招募公益诉讼志愿者44名,形成政府、司法、全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大格局。 重拳“打” 对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 2022年2月,连城县公安局与林业执法大队开展联合巡查时发现,林区有多处植被被破坏,怀疑有人员非法采挖野生植物的情况。 获此线索后,连城公安迅速组织警力全力开展调查。通过侦查,警方发现该团伙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和能力,作案手法娴熟,且对周边地形地貌极为熟悉。结合连城县林业执法大队提供的其他线索,连城警方对该犯罪行为人有了初步的描画,并通过多渠道的侦查,一个以刘某、陈某、孔某为成员的外省非法采挖团伙浮出水面。 2022年3月12日,该团伙再次作案,在冠豸山风景区“马头山”上,三人按照各自分工采挖铁皮石斛、兰花等,警方当场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并查获了被采挖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铁皮石斛41株,一般保护植物广东石豆兰(土名“石仙桃”)9.76斤;陈某自行采挖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兰花5株。 这是连城公安严厉打击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违法犯罪,不断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的案例之一。 为严防死守“生态安全”,连城政法机关分别从风险防控、打击整治、线索排查、联动执法、宣传发动等方面,依法惩戒破坏水生态资源的犯罪行为。 ————坚持精准打击,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全县深入推进“绿盾行动”“清风行动”“昆仑行动”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涉林重点行业、场所、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和行业监管,并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大力倡导文明饮食。截至目前,全县无规模性乱砍滥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无重大负面舆情。 ————坚持常态执法,形成“高频次”监管局面。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在非法捕捞高发易发水域以及重要时间节点,高频开展联合巡查执法,依法查处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全力铲除非法捕捞滋生土壤。全县持续开展清查整治、巡逻执法130余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加工、销售等违法行为。 ————坚持以打促治,提升“全方位”治理效能。全县聚焦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污染环境“双打”专项行动。公安、检察、生态环境等多部门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坚持以打促建、以打促治。 倾力“护” 以司法力量为区域综治护航 “以前一下雨路面就坑坑洼洼,骑车时经常担心侧翻。现在水土流失治理好了,环境变美了,心里也更踏实了。”近日,在连城莲峰段散步的肖女士向回访的法官和人民陪审员介绍道。 为守护连城山长青、水常绿,连城法院建立专业化办案模式,健全长效化监督机制,开展多元化生态保护。2022年,连城县文亨镇有一处山场,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周某雇请工人使用铲车将该山场推平,用于建设养牛棚、晒草坪、管理房、排水沟、道路等设施。 2024年3月,连城法院依法与负有监管职责的连城县检察院、林业局以及所在乡镇进行现场勘察调研,发现涉案管理房系周某唯一住房,且养牛系其唯一经济来源。 随后,相关行政单位积极开展专项治理。连城法院秉持“刚性惩罚+柔性为民”的办案理念,践行“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的思想,积极推动县检察院、公安局、林业局等部门进行磋商,制定科学、可行、利民的生态修复计算标准。同时,法院主动对接人大政协及镇、村联调共治,做通周某的思想工作,引导其在一定期限内自行将养牛棚移边、拆除,对管理房部分进行整改复绿。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多年来,连城政法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人民法院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超过98%的案件在连城法院当场立案,100%的跨域立案申请在30分钟内得到响应;网上立案率达63.1%; ————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以来,截至今年4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308件,平均每年44件; ————公安机关推出7批次76项交通管理便民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减少办事成本500多万元; ————全县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8个,设立248个村级法律服务点,全业务、全时空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的政法改革、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 连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丘汉森告诉记者,下一步,连城将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龙岩建设,努力创造让连城人民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邱玉香)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