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1日讯 她,聘请演员假扮父母,以结婚为名骗取钱财;他,谎称有关系、有好项目,虚构各种理由骗取女友钱财;坠入爱河的他们,以为自己遇到那个ta就是“完美的ta”,殊不知,在甜言蜜语的引诱下,他们已陷入了“爱情陷阱”———— 她:是一个不愿领证的“妻子” □本报记者 肖赣 通讯员 周春华 办了喜酒,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的小日子,殊不知,“妻子”不仅早已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连见到的“岳父岳母”都是“妻子”从网上找来的演员。日前,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破获了一起“假婚嫁、真谋财”的婚恋诈骗案。 相识不到个把月定下婚约 2023年7月,从外地到泉州工作的小龚(化名)在交友软件上结识了女子郑某,俩人互加微信,相谈十分投机,当天就相约见面吃饭。在小龚看来,郑某正是他想找的女朋友,彼此聊得来,相识不到1个月就以男女朋友相称,感情持续升温。 2023年7月下旬,郑某主动提出安排双方父母见面,小龚也想尽早安定下来,便带着家人与郑某的“父母”约在晋江一家酒店见面。双方约定结婚彩礼10万元、婚宴烟酒钱2万元、喜糖钱1万元。当天,小龚先转了6万元给郑某,之后又陆续转了7万元。 2023年12月,郑某将所租住的房子谎称为自己的房子,告诉小龚办理房产证需要用钱,向其索要3万元,之后又以结婚需要买金饰等理由陆续让小龚转钱。 一心奔着结婚的小龚没有多想,尽力满足郑某的要求,先后向其转账20余万元。 几经催促“妻子”不愿领证 2024年春节,俩人在小龚的老家办了喜酒。办完婚礼后,小龚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憧憬,多次向郑某提出申领结婚证,这样俩人的关系才算真正确定,但郑某总是含糊其词,以各种理由推脱。 谎言终有被戳穿的一天。今年3月底,因郑某迟迟不愿领结婚证,还与另一男性交往频繁,小龚到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报警,称郑某以骗婚、办理房产证等理由先后诈骗其20余万元。 “岳父岳母”全是聘请的演员 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立即对案件展开调查取证。据郑某交代,其与他人合伙经营一家政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便向小龚骗钱还债和应付日常开销。2023年5月,郑某与前夫关系破裂协议离婚,直至今年4月才办理离婚手续,其与小龚交往期间处于已婚状态。不仅如此,郑某还育有9岁的儿子和1岁大的女儿。 更令小龚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见到的郑某“父母”,以及婚宴上自称郑某亲属的人,都是郑某提前在网上聘请的演员。“妻子是假的,岳父岳母是假的,一切都是骗局。”小龚心中“美好的爱情”就此破灭,人财两空令他伤心不已。 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已被采取强制措施,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他:是一个花样百出的“情感诈骗者”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林震 本以为遇到了家庭富裕、手眼通天、感情真挚的他,殊不知,揭开“面纱”后其实是一名“情感诈骗者”。经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新罗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张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7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张某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24年4月3日,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以投资项目为由骗取“工程费” 2022年2月,小五(化名)与男子张某某在羽毛球馆相识后双方确认恋爱关系。 2022年3月,张某某邀请小五一起投资承包某商场地面、地下停车场项目。张某某谎称承包该停车场项目需要注册一家公司,押金1000万元,公司成立后可以拥有参与投标所有大型停车场的资格。张某某表示,其有关系将该停车场项目承包到手,承租期10年。之后,张某某便以接管停车场需要重新修整、改装、招人、装修办公室等为由,骗取小五转账资金共计65万余元。 以疏通关系为由骗取“打点费” 2022年3月,小五与张某某聊天时,提起自己朋友的儿子因犯罪被判处死缓,现在外地监狱服刑,张某某听后称其可以帮助“运作”,从死缓转为有期徒刑,还能调回本地服刑,但疏通关系需要“打点费”,让小五向其转账12万元。 之后,小五又向张某某提出其女儿想换工作,张某某再次“挺身而出”,声称有关系可以帮其女儿调入公务员系统,并以需要送礼为由,让小五向其转账54万余元。 以炒股挣钱为由骗取“炒股资金” 2022年5月,张某某称其儿子的同学是领导,其朋友在上海开了一家全上海最大的炒股公司,并担任总操盘手,能帮忙炒股。张某某称该领导答应带其一起炒股挣钱,之后便以帮小五炒股为由,骗取小五转账资金45万余元。 就这样,张某某虚构一个接一个的谎言,骗取小五钱款共计170余万元。随着时间推移,张某某的承诺一个接一个未兑现时,小五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要求张某某还钱,可张某某早已将钱款用于个人赌博等,挥霍一空。俩人拉锯期间,张某某陆续返还11.7万元,还有160余万元尚未归还,小五这才报了警。2023年3月13日,张某某被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民警抓获。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他人财物共计170余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作出前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 情感类诈骗是以“恋爱交友”为名,在博取被害人信任后,既骗得被害人的感情,又骗取被害人钱财的诈骗行为。除了财产损失外,情感类诈骗还会给被害人造成情感上的创伤。因此,恋爱交友需谨慎,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