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7日讯 海上丝路,绵亘万里,跨越千年,盛景再现。从宋元时期“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千舶竞发、万商云集,到1991年破土动建当时全国最大的外商土地成片开发项目————福清元洪功能区,再到如今中印尼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批设立,千年海丝之路孕育出新的希冀。 “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如何更好保障“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顺利运行,为“两国双园”建设提供更优检察产品?福清市检察院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主动求变,推动办案理念更新、履职方式创新、服务载体拓新,以高质效履职绘就“一带一路”检察“工笔画”。 变“就案办案”为“能动履职” 2022年初,园区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因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被批准逮捕,涉案的1000余吨榴莲被海关扣押。 “被扣押的榴莲数量多、价值高、保质时间又十分有限。如果等待案件终了,这批榴莲恐怕早已过期变质,而这产生的巨额损失对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案件背后关乎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拍卖程序。”福清市检察院迅速联动福州市检察院,协同园区管委会、福州海关、福清海关缉私分局等多部门,共同推动涉案榴莲依法拍卖。最终,经过95轮线上竞价,这批榴莲以5100万余元的价格在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平台成功卖出,既挽回国家税款损失,又为企业赢得一线生机。 “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既要‘严管’也要‘厚爱’,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强化法律监督、做实平等保护、维护合法权益,不能办了案子、垮了企业。”福清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高豪彦表示。 法治不会一成不变,司法理念须与时俱进。近年来,福清市检察院积极推进办案理念更新,注重延伸办案触角,推动园区涉企刑事案件由该院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归口办理,出台服务和保障“两国双园”建设12条意见,围绕助力园区临港产业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保障食品产业生产等方面充分履职。坚持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近2年累计为企业追赃挽损近亿元,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该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做实中印尼“两国双园”检察保障》项目获评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优秀典型事例、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办理涉企刑事案件十大典型案事例。 变“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 “我们企业因为生产、销售了伪劣产品,被公安机关查封扣押5万多瓶成品食用油,都是我一时鬼迷心窍、行差踏错,但这些食用油中有大半是合格的,恳请检察官们帮我们想想办法,要不企业真的就垮了…………”去年5月,在园区走访过程中,一家食用油企业负责人向检察官发出求助。 原来该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扣押涉案物品。经第三方鉴定,被扣押的5.3万余瓶食用油中,有3.5万余瓶为合格品。 “3.5万瓶食用油价值约200余万元,产品保质期有限,如果不及时处理,将给涉案企业造成极大损失。”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想到了企业的现实困难。 该公司是园区内的一家小微企业,有员工30多人,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调味品及食用油。在食用油行业,小微企业的生存更为不易,若额外承担这价值200余万元的油品变质损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何在精准打击犯罪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间寻求“最优解”?承办检察官们迅速了解案情、梳理涉案法律问题,依法提前介入,向公安机关发出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很快将上述3.5万瓶合格食用油返还给企业,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该案也是福清市检察院深入园区一线、破解企业难题的生动缩影。尤其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院立足福建、福州特殊优势,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依托“两国双园”元洪功能区检察工作联系点,定期指派检察官深入园区巡回走访,第一时间对接园区管委会、企业的法治需求,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法治化营商环境好不好,要广大企业说了算。“过去都是我们上门求助,现在检察官们会定期走访、把脉问诊,这样‘零距离’‘心贴心’的法律服务让我们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更足。”园区企业负责人们纷纷对检察工作点赞肯定。 2023年以来,“两国双园”建设稳步推进,全国首个预制菜产研城、全国最大冷链物流园区、全国最大鲍鱼进出口集散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水深则鱼悦,激活法治园区“一池春水”,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变“单打独斗”为“集智聚力” “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对弱势,保护意识与管理能力都有待提升。建议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民营企业保护新路径,让民营企业能在元洪功能区这片热土上留得住、发展好。”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形式输出的境外务工人员在不断增长,如何更好规范企业海外用工模式、依法获取用工许可等,希望检察机关能提供更多专业服务帮助企业防范用工风险。” “中印尼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希望能在国际贸易、跨境投资、跨境电商、跨境争议解决、涉外刑事等领域优化法治保障。” ………… 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园区企业代表们踊跃发表法律诉求、主动建言献策,检察官们耐心倾听法治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之所盼就是法之所向。近年来,福清市检察院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对于企业的意见建议精心梳理、细致分析、逐项落实。 《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端牢企业“饭碗子”》《远离投资融资风险,护好企业“腰包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用好企业“金点子”》《防范企业合同风险,筑牢企业“防火墙”》《聚焦对外贸易风险,助力企业“行万里”》…………一项项重点建议转化为法治宣讲主题,落地为检察护企的生动实践。 2023年以来,该院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法治宣讲2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2000余人次,编发《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企业犯罪预防手册》,联合福州市检察院开展“法润榕城”法治宣传周活动,累计覆盖2万余名企业人员。 为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该院还积极向“外脑”借智借力,与专业律所签订法律合作备忘录,与当地高校深化协作,实现涉外法律互联互通,集结多方合力,共同画出法治护航“两国双园”建设的最大“同心圆”。 (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融检)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