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中院连开七场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 找“病灶”成因 开“对症”良方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5日讯 “你们法院审判指标最薄弱的是哪项?”4月16日,在福州中院对仓山法院开展的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上,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茂和向仓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瑞钦接连提问,直面问题、直击要害。 会后谈起汇报心情时,李瑞钦坦言:“此次会商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同样感觉“红脸出汗”的还有近期被“约谈”的11家基层法院的院长。 4月中旬以来,七场“点对点”“面对面”的司法审判数据会商会在福州中院与各基层法院之间逐一开展。对标对表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26项指标,深入剖析全市法院短板弱项指标的“病灶”成因,共同探讨“对症”良方,有的放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探索会商模式 “各基层院既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如何开展会商更合适?”在会商前,福州中院党组就如何在两级法院之间开好这一类数据会商会议进行了“头脑风暴”,探索出一条更加精准、更具针对性的会商会议模式。 本轮数据会商设置分级会商,根据基层法院的体量与指标情况进行差异化会商,针对案件体量大、指标影响大的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闽侯5家法院,由院长陈茂和带队前往各基层法院逐一进行会商,共同实地研商考察存在问题;针对剩余7家案件体量相对较小、指标影响相对较小的基层法院,由基层法院院长带队前往福州中院进行集中会商,共同寻求解决思路,以期做实上下左右一体整改。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福州中院强化条线指导,落后指标对应福州中院责任条线的相关分管院领导、条线部门领导全程共同参加会商,并从条线角度出发进行指标督导会商,从各具体业务条线上精准分析查摆问题所在。 为强化压力传导,会商会前制作福州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将指标落后影响因素分析穿透到院、到基层部门乃至员额法官,共同参与面对面会商,剖析自查存在问题,直接传导压力至各院、庭、承办人。 让数据说话 数据会商,“开会”只是表象,“商”的内容才是动真碰硬、刮骨疗毒。陈茂和在会商中多次强调: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改不了。开展两级法院数据会商,总的基调就是直面问题、分析问题,集中资源和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福州各家基层法院在数据分析时注重抓重点、抓异常、抓条线,围绕突出、异常的数据,逐条线、地域、类罪和类案加以分析,找准问题症结。 “我们的效率指标短板突出,在体现效率的6项指标中,有4项指标排在全省靠后,‘提质未增效’的现象较为明显。”晋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勤武直面审判数据指标中暴露的问题,直言不讳。 “诉中案件的调解率仅有13.3%,排名全省基层法院倒数第6位,调解成效有待提升。”会上,鼓楼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曦也坦诚“揭短”。 与晋安、鼓楼法院相比,闽侯法院审判数据的隐忧在于办案质量,“我们在提升办案质量方面有待加强。8项劣于全省基层法院均值的指标中,有一半是质量指标,其中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均在方阵内排名末位…………”闽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秀榕这样说。 一场场会议接连进行,一个个问题悉数摊开。除了深挖个性问题外,各基层法院也将长期困扰福州法院审执工作的共性“难点”“堵点”等问题和盘托出。“上下级法院管辖案由差异大,沟通联络机制不顺畅,对下业务指导不足”“案件类型复杂,法律适用争议多,裁判尺度缺乏规范统一”………… 审判数据面上反映的是质量、效率、效果问题,内在反映的是司法理念、工作机制、审判能力、队伍作风问题。只有了解数据异常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晋安法院在抓质量提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牺牲了对效率的把控。不能片面强调‘案多人少’的客观原因,应该更多地从主观认识、管理责任、工作机制上查原因、找对策”“可以看出鼓楼法院审判队伍存在调解意识、调解能力薄弱情况”“这些数据反映出闽侯法院抓首案、抓一审、抓服判息诉的举措还不够实、不够准”………… 福州中院带着问题“走下去”,基层法院本着问题“交出来”,几场会商下来,将12家基层法院的各类指标问题、方法问题、管理问题等各类“病症”全部摆上台面,各个“病灶”全部查询到位,与会各中院院领导以及相关条线负责人逐一“把脉问诊”找“病因”。 对症下药除“病灶” 查摆剖析指标异常背后的审判管理问题和社会治理短板,只是提高审判质效的第一步,找到“药石”精确“除患”才是关键。 “从整体上看,要强化科学管理。要压紧压实院庭长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阅核实施办法、严格审限变更监督管理,把好审限变更的关口。” “从具体问题上看,比如针对上诉案件移送时间、审限内结案率、平均结案时间的问题,要仔细梳理分析时间‘长’在哪里、‘拖’在哪里、‘慢’在哪里,通过完善机制、打通中梗阻来细化案件办理、移送的流程、节点。” ………… 会商中,通过两级法院联合“会诊”,一剂剂“良方”依次开具。 本轮数据会商不是终点,如何将数据会商成果转化为提高审判质效、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引擎才是最终目标。 围绕如何抓具体、抓平时、抓深入,陈茂和要求,要抓常抓长数据研用,对于会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中院牵头推动解决,个性问题由中院相应条线与基层院共同推动解决。严格落实好定期数据会商制度,从“通报——分析——会商——整改——提升”形成指标落实的闭环。全市法院认真梳理总结会商会议查摆的情况、院领导点评反映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形成整改落实清单,定期向中院党组汇报本轮会商措施落实情况、成效提升情况,确保“后半篇文章”落得实、见成效。 会商一结束,福州中院即结合会商成果以及当前审执工作情况,总结部署下一步工作:分解落实了上半年各基层法院各项指标的目标任务要求、聚焦短板弱项指标,开展两级之间的体制创新试点运行、要求条线齐抓共管,制定各自条线短板问题的管理方案等。各基层法院亦纷纷付诸行动,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力争实现各项指标的提升优化目标。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闵丹丹)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