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6-12 13:23:21

政和县检察院平安指导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吃茶话事间 邻里泯恩仇

————政和县检察院平安指导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好在有这次调解,我们不仅解决了地的问题,也守住了多年邻里情谊。”近日,在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吃茶话事”点,来自政和县检察院平安指导员吴家传联合星溪派出所平安指导员徐晓芳、乡综治中心主任陈其信等人共同化解一桩关于林地权属纠纷的“陈年旧怨”。

“这地荒了那么久,是我辛辛苦苦打理才有现在的竹林,他凭什么说收回就收回!”当事人陶某忿忿不平。原来,陶某6年前在自家竹林隔壁的荒地种下竹子和锥栗。前不久,打算回乡务农的邻居郑某见状称该地是他的,不同意陶某继续管理和收益。双方因此发生多次争执,村里数次调解未果,两家的心结就此结下。

吴家传等人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到念山村实地查看,认为该地属于自留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作为自留地使用者,郑某对该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因此,吴家传耐心地释法说理,促使陶某认同该地使用权归郑某。

随后,吴家传再次邀约双方来到“吃茶话事”点,一边品茶,一边促膝恳谈。“老大哥,不打招呼就用了邻居的地是不合适的,对吗?不如你把地还给他,再道个歉,我让他给你劳务费作为补偿,行不行?”这一声亲切的“老大哥”,让已近花甲之年的陶某卸下心防。

续上一杯茶,吴家传对郑某劝道:“老大哥,我也知道你的难处。这样好不好,地还给你,但是邻居打理也花了好几天工夫,你出200元的劳务费,这件事就算过去了?”“您说得在理,只要他把地还我,出点钱我也乐意!”

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吴家传察觉到双方都有和解之意,却碍于情面不愿主动松口。抓住问题的症结后,吴家传对两位当事人感概道:“我之前办过一个案件,兄弟俩因为7个鸡蛋打起来,结果一个进医院,一个进监狱,下一代也为此结了仇,多不值当啊!”当事人听罢都点了点头。

紧接着,吴家传提议由陶某主动道歉并归还土地,郑某则补偿陶某200元劳务费。为表诚意,郑某主动提出增加费用至300元。最终,两位老邻居的手重新握在一起,双方在这一刻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这是政和县检察院平安指导员充分利用“吃茶话事”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政和县检察院抓实平安指导员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检察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为建设高质量法治政和不断蓄力。

借着大力践行“四下基层”的东风,政和县检察院积极融合“平安指导员”“吃茶话事”两大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围绕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意义,平安指导员结合未检工作定期深入挂点村户,摸排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走进校园开展反霸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与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以行政检察监督、民事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多种途径,共同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政和县检察院平安指导员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吃茶话事”点走访74人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1次,发放宣传资料465份,收集社情民意22条,摸排涉稳风险隐22处,指导参与调处矛盾纠纷6起。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蔡琪乐)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