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6-24 10:12:22

龙岩干群齐心协力防汛救灾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为了闽西大地的安澜

——龙岩干群齐心协力防汛救灾工作纪实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4日讯 6月16日至18日,龙岩市境内连续遭遇三轮强降雨袭击。龙岩政法干警闻“汛”而动,风雨兼程,迅速奔赴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20日,记者走访发现,龙岩市灾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安置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铺开,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龙岩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随着龙岩市雨情的变化,灾后重建工作逐渐展开。龙岩市把战斗堡垒建在“最前沿”,把救援力量压到“第一线”,将救援的重点转向助力群众灾后重建,千余名消防指战员、公安民警汇聚强大力量,全力以“复”奋战在灾后重建一线。

(一)

强降雨导致武平县下坝乡多处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群众基本生活遭受干扰。

在大田村,山体滑坡阻挡了村民外出的路,“三断”(断水、断电、断路)情况下的被困村民的基本生活成了大难题。

“村里有20多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出不来,两天没有食物和水了!”怎么办?村干部何标准备了满满一车食物和饮品打算送进村里,但面对“拦路虎”,他犯了难!

“路不通,我们就肩扛手提也要把物资送进去!”闻讯赶来的龙岩市消防支队的消防指战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便主动承担起了为村民送物资的任务。

踏泥泞,越山路,趟水沟,过险坡……14名消防指战员组成党员突击队,肩扛、手提、担挑,原本10分钟就可通过的路程,指战员们艰难前行了一个多小时,将药品、面包、八宝粥和水等500多斤的生活物资,送到村里被困了两天的村民手中。

“小伙子,放下扁担,快点先喝水……”看着和自己孙子年龄差不多的消防员为自己送来了生活物资,村民何大爷拿到稀缺的水后,先递到了消防员的面前。

(二)

在武平县中赤镇,灾后的万营村同样变成了“三断村”。彼时,一位91岁的老人患有肺气肿,因村里停电导致呼吸机无法工作,需要紧急转移至武平县医院。

救护车无法进村,医护人员也没法快速进村行医。紧急时刻,村书记向在中赤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和公安民警求助。救援队伍的带队干部挑选出5名党员成立救助小组,跟随村书记来到了村口。

20日,武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应急救援队辅警在中赤镇转移救助受灾群众。李伟君 摄

由于道路被堵,救援小组只能徒步进村。“我们携带的氧气袋最多只能用30分钟,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30分钟内将老人救出村子!”

“出发!”一声令下,由5人组成的救援小组护送着医护人员,携带担架、供氧等医疗设备向村庄挺进,一场翻山过坎、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拉开帷幕。

一路上,救援人员手持砍柴刀开辟道路,相互搀扶爬坡过坎,终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老人家中。此时,患病老人呼吸困难,情况十分紧急。医护人员在为老人初步检查后,赶紧给他佩戴上了供氧设备。

“快,准备转移!”时间就是生命,意识到情况紧急,疲倦的救援人员片刻不敢耽搁,将老人抱到担架上后,抬起老人就向村外转移。在经过沿途8处坍塌地段、艰难跋涉5公里后,老人终于被成功转移到了停在村外的救护车上,为老人的紧急医护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page]

(三)

灾后的道路淤泥沉积、垃圾满地、腥臭不堪,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

“一二三,拉!”消防员、政法干警五、六个人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用力,将杂物推到路边。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出现在武平县中赤镇、下坝乡、岩前镇。

他们兵分多路,带上手推车、铁锹、扫帚、水带、水枪等清淤工具,分组到受灾地的街道、学校、医院、村民家中开展灾后清理淤泥、垃圾工作。

20日,消防员帮助灾后清淤,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周杨东 摄

污泥满身的救援人员犹如一个个“泥人”,面对着脏乱、腥臭、闷热,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踏进厚厚的淤泥,先用铁锹、推斗车装运淤泥,再用消防水枪冲洗、扫帚清扫。“政法干警和我们一起努力,往日的美好家园又回来了!”看着逐渐恢复的家园,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来水管网断裂,村民饮水成为难题,消防员将消防水罐车洗刷干净,把消防车变成运水车,一趟趟将涓涓细流送到百姓家中;

暴雨导致桥梁被冲断,消防指战员利用绳索在洪流之上搭建“运送通道”,将面包、牛奶、水等物资运送到对岸,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

群众家中灌满泥浆,家具家电凌乱不堪,消防员帮助群众搬运物品、清淤泥、冲洗院子,奋战在助力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最前沿;

……

目前,在龙岩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全市干群齐心协力,积极奋力救灾重建,垮塌、中断的道路多数被抢修恢复通行,被转移群众均得到妥善安置,生活生产秩序井然。

(本报记者 邱玉香)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