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矩阵迸发强大战斗力 ————宁德市公安局构建反诈宣防新格局压案降损成效显著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2日讯 夏日清晨,随着手机提示音“叮咚”一响,福安市湾坞某企业员工小陈收到民警推送的“每日早安”反诈宣传图。翻阅“警企联络群”,《所长说反诈》《反诈直播间》等宣传视频或简洁明了,或诙谐有趣,让小陈不由得会心一笑。这是宁德市公安机关构建反诈宣防新矩阵的一幕缩影。 今年以来,宁德市公安局以“四专两合力”为引领,聚焦当前反诈宣防工作零散化的工作难点,立足本地实际,多管齐下、同向发力,通过打好精准宣防、社会面宣防、阵地宣防、预警反制等防范“组合拳”,系统性构建“市级牵头抓总锚方向,县级多措并举齐发力”的反诈宣防新格局,全面增强群众防骗识诈“免疫力”。1-5月,宁德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财损分别比降48.8%、65.57%,日均警情由去年同期20起降至7起;其中,4-5月份连续两月警情降幅居全省第一。 精准宣防 打通反诈“淤堵点” “还好前两天派出所来小区宣传反诈知识,我这才一眼识破自己收到了诈骗包裹。”近日,家住宁德东侨某小区的叶女士到五里亭派出所,感谢民警扎实的反诈宣传工作让她避免了财产损失风险。 今年1月以来,宁德市快递引流刷单类案件持续高发,诈骗分子以“福利反馈”为由,向受害群体投递含有低价礼品与二维码的快递,诱导受害者逐步陷入诈骗圈套。针对这一新型骗局,宁德市公安局立即展开全量复盘,通过分析被骗原因、具体受骗详情,在全市开展精准宣防工作。同时,全市公安机关会同邮政管理部门深入开展涉诈快递排查收缴工作,坚决把诈骗行为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截至目前,共面对面宣防劝阻收件群众1377名,全市快递引流刷单案件下降90%。 “过去,我们反诈宣防大多停留在摆摊子、发传单、打标语上,基层民警每天忙忙碌碌,但工作成效不明显。”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堵点难点,该局党委领衔破题,围绕“发生一起警情,覆盖一片区域”的精准宣防理念,制发《精准宣防通知》《规范指引》及宣防标准件,按财损金额分级分类融合宣防力量,以被骗群众的居住地和工作单位为核心区域,开展以案释法式精准宣防工作。 今年以来,宁德市公安局共对900起警情分解宣防任务,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宣防工作,确保各项宣防“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哪里发案就到哪里宣防,什么类型诈骗多发就宣防什么类型防骗知识。如今,有了‘标准件’指导,我们的宣防成效大大提高。”宁德市公安局一基层派出所民警说。 社会面宣防 铺开反诈“覆盖面” “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接到可疑电话可随时打我或者网格员电话,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反馈”…………连日来,寿宁县公安局扎实开展“百警进网格”活动,通过建立民警、辅警挂钩网格开展宣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手上、讲到群众耳中、刻在群众心里。 精准宣防除了在点上见时效,更要在面上求突破。宁德市公安局以全市129个派出所为基点,主动构建基层微信宣防群组,并广泛发动街道、社区、网格、物业、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拓展宣防线上覆盖人群,以“警格+网格”模式全方位健全线上宣防阵地,打通线上宣防“最后一公里”。 坚持宣防跟着警情走,全市公安机关以高发类案分析、新型诈骗手段揭露、典型案列通报、紧急预警警示等宣防内容为主要载体,每周固定推送两期宣防物料,持续推动社会面宣防工作常态化开展。 截至目前,全市各派出所主动建立或加入的社会面基层微信群组共计8400多个,覆盖人数185.02万人。微信群组涵盖社区群、小区群、楼栋群、村民群、单位职工群、重点行业群、班级家长群等,各类宣防物料转发阅读量累计300多万次。 阵地宣防 拓展反诈“延伸线” “反诈宣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如果仅靠公安力量显然不够。只有从社会综合治理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单位职能优势,形成宣防工作合力,才能更好地形成全民反诈的‘免疫屏障’。”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宁德市公安机关主动对接市委宣传部建立常态化宣防机制;联合市直机关党工委发布《“全民反诈防骗,党员干部先行”倡议书》;联系四大通讯运营商,建立系统性投放方案,向全市在网用户集中滚动投放反诈宣防提醒信息。 针对学生群体、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案件多发的现象,宁德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联合教育部门下发《关于对校园开展集中宣防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全市校园集中宣防工作,要求各地深入校园针对高发类案开展面对全校师生的集中宣防活动。同时,深入走访宁德时代、新能源等大型企业,共同分析存在问题,查找宣防薄弱环节,发送宣防措施建议函,协助企业制定内部宣防工作方案。 宣传效果好不好,数据最有说服力。专项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宁德市学生群体、企业员工被骗案件分别环比下降65%、83%,“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格局逐步形成。 预警劝阻 筑牢反诈“防护网” “桐城派出所民警请注意:反诈中心预警,辖区有一名群众正在向涉诈账号转账,疑似被骗,请立即开展劝阻。”3月5日,福鼎市公安局接到宁德反诈中心下发的预警指令————桐城街道邱女士疑似接到诈骗电话,立即指令派出所民警开展见面预警。 在短短5分钟里,社区民警一边向邱女士住址赶去,一边通过电话与邱女士及其家属取得联系,最终跑赢这场反诈“竞速赛”,避免了邱女士遭受30万元财产损失。 为了让预警劝阻跑在“成案之前”,宁德市公安局综合运用上门见面、人工电话、智能语音、短信提醒等多种劝阻方式,对上级下发以及当地挖掘的12.1万条各类预警信息分级分类开展预警劝阻工作,专门制发《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宁德智慧反诈信息系统,建立“派出所上门劝阻————县级反诈盯办核查————市级反诈审核把关”三级联动反馈机制,实现预警指令反馈监督闭环管理。 同时,进一步完善警银联动机制,对接当地18家商业银行以及通讯运营商,对资金预警对象名下账户开展全量排查,并及时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推动实现被骗资金“拦得住、追得回、返得了”。 今年以来,宁德公安机关累计对1425人、6521个账户采取临时性保护止付,对32名紧急高危预警对象采取临时性通讯保护,直接避免损失1100万元。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卓国文)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