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7-08 10:22:33

到账 ≠入账! 30万港币转账被撤回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到账 ≠入账! 30万港币转账被撤回

厦门警方提醒:应遵守外汇管理制度提防换汇新骗局

本报讯 明明已经收到汇款方汇款30万港币的到账短信,可第二天钱居然被撤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近日,厦门市民林先生和朋友三人遭遇了换汇新骗局,骗子利用香港地区银行支票汇款,从“入账”到“到账”有“时间差”的特点进行诈骗。7月4日,厦门警方通过最新案例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提防此类换汇新骗局。

6月23日,林先生从自己一位从事房产中介的好友处得知,有个香港客户要来厦门买房,房子都看好了,就差几十万元的首付款就可以签订买卖合同了。“现在香港客户急需把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你这边有没有想兑换港币的合适人选?”听朋友这么问,林先生马上想到了自己常年在香港做生意的朋友梁先生,便给他打了个电话。得到对方肯定答复后,林先生作为梁先生“代表”,与房产中介开始了私下换汇的沟通。最终,双方以低于市面行情的汇率,敲定30万港币的兑换。

6月24日,香港客户发来一张转账30万港币成功的截图,梁先生确认后,按约定好的汇率折算转给林先生人民币27万元。收到钱后,林先生分多次将27万元转到了香港客户指定的账号。不料,6月25日梁先生突然发现,“昨天30万港币的转账被撤回了!”他赶紧找到林先生,两人又找到房产中介,中介也同时向两人表示:“那位客户刚刚迅速解除了购房委托,我现在也联系不上了。”无奈之下,林先生与梁先生设法与支票汇款的转入行客服取得联系,客服表示:“这是一笔支票交易,会在下一个工作日3点后显示是否交收,即有机会支票被退票,导致交收不成功。”直到这时,二人才意识到被骗了,遂报警。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分析,此类新骗局中,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房产中介人员联系方式,并主动添加微信。随后,诈骗分子与房产中介人员交涉时,谎称账户内只有港币,需要先行兑换成人民币,并允诺其高额佣金和手续费或者低于市场汇率,诱使中介人员为其寻找有兑换港币需求的人群,从而实施诈骗。

据了解,香港地区的银行资金从到账到入账之间存在一个“核账期”,通常为24小时。在此期间,资金实际上为“挂账”状态,非实际到账的可使用金额。而根据香港支票营运操作特点,从资金到账到入账的核账时间内,付款人有权随时撤销转账。因此,此类骗局中的受害人收到钱款到账短信,并不意味着钱款可以立即使用。诈骗分子正是利用此机制,使用香港汇丰银行支票转出钱款,在收到受害人的钱款后再撤回转账,从而实现诈骗钱款的目的。

在此,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私人换汇是违法行为。市民群众换汇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换汇要通过正规途径到官方指定兑换机构换汇。绕开金融机构的私下换汇都是违法行为,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记者 叶蔚蓉 通讯员 洪恒亮)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