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法之名 为民而行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黄珊珊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小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5日讯 一次次敲响法槌、一次次耐心调解、一次次调查走访、一次次判后释疑、一次次法治宣传…………这些都是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黄珊珊的日常工作。她以柔肩担正义、坚毅守公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小案件”,尽心尽力展现司法“大作为”,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善作为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守初心,对黄珊珊来说不仅仅是公正审判一件件案子,更要做到情、理、法相统一,让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 “对我而言,善作为就是要有排忧解难的真心。”黄珊珊说道。 办案过程中,黄珊珊常与辖区各单位沟通协调,联合化解群体性纠纷。这些难忘的经历,让她明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实践和思考,黄珊珊把暖民心的工作办实,深度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进“四源共治”,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共治、就地化解、源头预防。她带领民一庭牵头推进法官到常住地所在村(社区)网格、单元定时定期挂钩联系制度。全市法院现有193名干警挂钩566个村居,通过法官主动靠前参与矛盾化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多元化解”的新格局。 黄珊珊还深入基层开展“板凳式”“茶话式”“敲门式”普法宣讲,让普法接地气、聚人气,协助指导网格人员开展为企业上门送法服务。 爱在前 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爱在前,理才能被听进去。黄珊珊总说,法官办案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还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工作中,黄珊珊每天接触的都是群众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可这些在她眼中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为查清承包户虾池的实际损失,她顶着炎炎夏日,在南日岛的虾池边反复进行现场勘查;冒着倾盆大雨,她查看相邻房屋建设是否会影响当事人房屋排水;她驱车几十公里找到不愿到庭的案外人做笔录,只为核实一笔可疑的夫妻共同债务………… 在黄珊珊看来,当法官不仅要有拨开迷雾的火眼金睛,还要有一颗不畏艰辛探求真相的责任心;不仅要依法,更要用心,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 用心听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是黄珊珊审理涉未成年人纠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校园中遭受霸凌,往往会成为孩子心中“不能说的秘密”。然而,这些“小秘密”却是黄珊珊揪心的大事情。在审结一起校园霸凌案件后,黄珊珊陷入沉思,身为法官,为了避免孩子们遭遇类似问题,她还能再做些什么?为此,她向涉事学校、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此外,黄珊珊还加强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带领民一庭干警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筑牢法治保护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担使命 普法宣传一直在路上 “如果做一件事,每一个地方都好一点点,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么加在一起就是好很多。”黄珊珊说,法官不应该放弃任何做好那一点点的机会。多年来,为传播法治精神,她一直奔走在普法宣传的路上。 黄珊珊积极推进《民法典》宣传工作,先后到莆田市政府办、市委网信办、市委党校、市妇联、莆田学院等单位开展法治宣讲30余场。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她从不同专业角度宣讲《民法典》,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除了面对面宣讲,黄珊珊更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常年担任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大家说法》节目的嘉宾,探讨民生热点问题、传播法治精神;结合莆田方言制作《民法典》宣传短视频《高空抛物谁担责》,先后被新华网、莆田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浏览量超过179万次。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维护公平是我的职责,司法为民是我的使命。我将以法之名,始终怀着对法律的追求,对群众的赤诚,对工作的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黄珊珊如是说。 (陈静 陈琦 林晶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