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7日讯 “多亏你们帮我们打开了两年的心结,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要为此事争论多久呢!”7月12日上午,晋江市永和镇马坪村居民林某对前来回访的民警说道。 原来,今年1月,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联合“宗亲评理”调解员成功帮林某夫妇化解了一起长达两年的土地纠纷。 不满赔偿 土地纠纷引发冲突 “这块地是我家的,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就‘拿’出去了!”2022年1月初,晋江市永和镇马坪村某宗亲“份头”(宗亲家族房头之意)与林某夫妇因土地纠纷问题引发纠纷,民警接警后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林某夫妇主张,宗亲“份头”在翻建祖厅时使用了其部分土地,其对赔偿金额不满意,但对方无视其诉求,导致多次发生口角及肢体冲突,其间曾引发林某妻子旧病复发送医。 事发后,林某夫妇要求宗亲“份头”赔偿8万元作为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务工费和土地赔偿费。 协同“老叔公” 寻找转圜余地 矛盾宜解不宜结,眼见双方争论越发激烈,严重影响了邻里和谐,进一步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社区民警当即组织第二网格长、巡逻队员、马坪“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员开展网格会议,并专门成立调解小组,“警网融合”共商化解方案。 “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这里常驻着来自各个宗亲“份头”的调解员,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叔公”,哪里有摩擦,哪里就有他们调解的身影。在家族观念浓厚的闽南地区,叔公等长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道德威望,在调解纠纷特别是同宗族内纠纷方面,往往事半功倍,这就是“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功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密码”所在。 走访27次 提出可行性方案 “这起纠纷需要考量和确认的因素较多,我们邀请‘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员参与调解工作,大大加速了整个矛盾调解进程。”民警介绍道。在调委会成员的多方协调和积极参与下,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明显缓和,为最终成功调解奠定基础。 两年来,永和派出所由所领导带队包干,联合“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员走访双方当事人27次。一方面,动员人脉主动了解双方诉求,引导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摸索双方“底线”,寻找转圜余地;另一方面,“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成员提出可行性方案,让双方都能欣然接受,确保该起土地纠纷得到全面有效化解。 “‘老叔公’中立客观,我们心悦诚服。”今年1月18日下午,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由“份头”补偿1.8万元给林某夫妇作为土地赔偿金、误工费等费用。至此,该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本报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 徐海斌)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