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夜幕的降临,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高原的天空,瞬间照得如白昼般闪耀,轰隆隆的雷声,震撼着藏东大地,随之而来的是狂风骤雨。 今年的昌都,雨雪天数明显比前两年更长些。看这天气,不禁为明早出藏出差的援友捏了把汗,说不定他已收到航班取消的消息,出昌都估计又没戏了。 不知不觉来昌都参加援藏工作已过去两年了。在这两年当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许援友们会说:进出昌都太难了!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横断山脉,平均海拔3500米,处在西藏与川青云交界的咽喉部位。境内海拔高差,岩横亘,深沟高壑、山路崎岖,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涛怒湍急。在这片离天最近的高原上,初春有寒风、六月有飞雪,雨季有落石、冬天有暗冰,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由于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出行不便,面积与福建差不多的昌都,至今没通过铁路。全市唯一一条高等级公路,则是在市区经昌都新区到机场120多公里距离当中仅有的开头30多公里罢了,且受地质变化影响,行驶在这一小段上面,还会时不时给你来点波浪式的体验。 行路难、路途险、路程远,对援藏干部的考验无处不在,是援藏期间的一道难关。为了大家的安全,援藏队里明文规定,在藏期间,援藏干部不得碰方向盘,更不能坐车进出西藏。进出昌都,唯一的途径只有那经常或延误、或取消的飞机。 而位于八宿县邦达草原上的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34米,是世界海拔第二高机场,跑道全长5500米,是世界最长跑道,还被称为“世界上离市区最远”的民用机场。 受高海拔山风的影响,邦达机场到中午以后,基本上没航班起降。福建飞昌都,相隔千里,当天上午无法到达,中途需要在经停地住一个晚上,待第二天一早再飞到邦达机场。而从昌都返回福建,因为市区距机场路程遥远,山路难行,所以需要凌晨5时左右从市区出发。这样下来,昌都往返福建,最少也要3天时间。 同样,对去机场接客人的援友来说,也是苦不堪言。为了不白跑,接不到人,他们往往会选择在半路上的察雅县吉塘镇去等候,等候从其他城市飞过来的航班的登机信息,等候邦达机场气候变化的信息,可以正常起降了再翻爬浪拉山。连接趟飞机都这么的艰苦,进出昌都真的是太难了。 昌都市区的援友进出昌都难、接客人难,而边坝县的援友们进出昌都则是难上加难。边坝县位于昌都与拉萨中间,距离市区500公里左右,是昌都最边远的一个县,也是福建对口支援的一个县。 边坝的援友们从县里出发去机场,需要六七个小时车程。由于午后没有航班,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提前一天赶到机场周边入住。算下来,他们往返昌都与福建一趟,需要4天时间。若是遇上雨雪刮风等恶劣气候,那4天也只是计划,因为计划往往赶不上天气的变化。 在援藏队里,援友们有一种“出了昌都就不想回来,回来了就不想再出昌都”的想法。这并不是因为想偷懒,也不是消极怠工,只是往返昌都实在太难了,非不得已的话,不会频繁进出昌都。 一个援友曾说起一件揪心事:一援友因为长辈去世,为了赶回去见最后一面,给老人家送终,急着出昌都,结果碰到连续下雪的天气。这位援友是天天跑机场,却天天出不去,最后无奈地只好坐了十几小时的车,赶去隔壁林芝市的米林机场才得以飞回去。 虽然援藏很辛苦,进出昌都也很艰难,但这是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这段高原的经历对援藏人的影响,就像酒曲浸入了粮食,慢慢发酵,会让生命变得更加醇美甘甜。 如今,期盼已久的川藏铁路已开工建设,预计2030年通车。那时,进出第二故乡昌都,不再那么艰难,不再担心航班延误、取消,不再担心暗冰、落石,不再发愁浪拉山的山路十八弯。 两年来,虽然援友们来自不同行业,但大家身上肩负的责任都是一样,秉持“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实践“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的援藏三问,不怕风雨、不畏艰难,与藏族同胞携手,只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建美好家园,让格桑花开得更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刘志雄)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