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三明市三元区凝聚政法力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8日讯 近年来,三明市三元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理念,在能动履职上下足功夫,在主动服务上精准发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 彰显法治力度 药膏药品与人民健康、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红线底线事项上,三元区依法坚持“铁腕整治”,敢于向违法行为“亮剑”,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某堂”膏剂系列假冒注册商标案件的成功办理便是一个缩影。 2021年12月,自收到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移送审查起诉的“某堂”膏剂系列假冒注册商标案后,三元区检察院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经审查,2021年6月以来,付某接受他人委托,通过网络或者直接委托他人生产假冒“某堂”膏剂。杨某明知付某委托其生产的膏剂系假冒产品,仍为了牟利帮助付某灌装该类膏剂。同年11月,公安机关在杨某生产车间处查获9000多支已封装好的“某堂”膏剂及3.2万支空铝塑管。 为斩断假冒链条,三元区检察院积极落实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制度,引导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推动被告人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充分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同时,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付某、杨某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提出要求两名被告人“支付已销售的假冒‘某堂’膏剂销售数额3倍赔偿款及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 鉴于付某、杨某主动履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全部诉讼请求,并自愿认罪认罚,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建议,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付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9万元;判处杨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新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水平,近年来,三元区检察院积极选派选优检察人员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组,确立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同步开展“一案四查”(即在开展刑事审查时,同步审查是否存在民事支持起诉线索、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侵犯公共利益等情形),在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中寻找最佳路径,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落实宽严相济政策 体现司法温度 在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同时,也要化“力度”为“温度”,让企业感受温情的执法。 今年2月,本该是过年团圆的喜庆日子,一名企业主却找上三元法院,请求法院解冻公司财产,让工人过上“安薪”快乐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时间还需追溯到2009年。李某因生产经营需要多次向吴某借款合计280万元,李某的妻子冯某及李某名下3家公司为李某提供担保。后吴某多次催讨李某还款未果,李某始终未履行生效判决,吴某遂向三元法院申请执行。因李某、冯某名下暂无可供执行财产,今年1月,吴某向三元法院申请执行,要求3家公司承担李某不能清偿金额的1/2连带清偿责任。 执行立案后,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两家公司已向法院申报财产,处于停产状态;另一家B公司在2月2日有50万元、2月9日有30万元转入该公司账户。执行干警根据其提供的线索,依法将B公司账户存款扣划支付给吴某并冻结后,出现了企业主请求解冻公司财产的一幕。 原来,B公司为垃圾处理厂,一直在为某县处理垃圾,县政府每月会给B公司发放垃圾处理费。因垃圾零填埋政策,B公司如今帮助县里处理废水。现冻结了B公司的垃圾处理费,若工人无法按时拿到工资,该县废水就无法处理。思及此,执行干警明白了当下“燃眉之急”:“环保问题、工人薪资皆是民生大事,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便会陷入困境,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为此,执行干警分别与吴某、李某、某县城管局和B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沟通,就3月份B公司得到的39万元垃圾处理费和李某欲还款的10万元沟通交流。最终吴某同意保留B公司正常经营成本和工人工资,李某从39万元垃圾处理费中支付给吴某15万元,B公司每季度末25日前还款18万元直至还清借款。截至目前,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实现了多方共赢。 以“如我在执”之心,压实“如我在执”之责。2023年以来,三元法院共受理涉企业执行案件1165件,执结1127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3.75亿元。 坚持司法需求导向 校准服务精度 4月26日,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通过警力下沉和警务前置,联合三元区检察院深入当地企业定期走访,开展普法宣传。 活动中,民警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企业员工强调防骗反诈、预防经济犯罪、道路交通安全、远离“黄赌毒”的重要性,倡导企业员工要遵纪守法,努力净化辖区社会治安环境。同时,从《民法典》视角和企业需求,深入浅出地为企业讲解用工合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围绕企业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家解读,进一步从法治角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实行每季度定期走访、重大事项立即到访、服务效果及时回访,是自经侦联络站成立以来构建的“三访”机制。为进一步密切警企关系,切实发挥畅通警企联系、助企纾困解难积极作用,将“精准滴灌”服务送至企业“最后一公里”,早在去年4月,三元分局经侦警务联络站便在三元区经济开发区氟产业园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旨在为企业提供法务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侦警务联络站成立后不久,三元区一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前往经侦警务联络站报案,称其子公司负责人为赚取私利,利用职务便利虚增交易中间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利润空间,共侵占企业利润28万余元。 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根据企业提供的线索展开调查,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帮助企业追回经济损失28万余元。今年3月,三元法院经审理,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经侦警务联络站共印发宣传册5000多份,解答企业问题50多次。 (本报见习记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