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检察院加大公益诉讼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山水增“颜值” 大地添“气质” 记者近日在武平县采访时看到,经过精心救治的金毛狗蕨,在常态化保护下,叶姿优美、坚挺有力。而这得益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有力推动。 武平县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2022年,武平县东留镇的60余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蕨被非法采伐,并分植在262个营养杯中用以售卖获利,检察机关对当事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经法院判决,由其赔偿生态修复费用5000余元。随后,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修复救治,通过向相关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履职,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形成常态化保护。 通过梳理武平县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不难发现,检察机关已经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 前不久,武平县检察院在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监督中,派员深入全县17个乡镇实地调查,发现该县古树名木普遍存在未设置保护牌或保护牌不规范、树干树根被人为砍伐、对古树浇筑水泥地面影响古树汲取水分等问题,严重影响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树木衰弱、死亡。 该院遂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圆桌会议的方式,督促属地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恢复生态。召开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磋商会,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为古树重新设置保护牌63块,清理古树生长保护范围内的水泥地面10处,拆除古树上的钉子、电线、灯泡和监控等12处,对登记在册但已经死亡或灭失的古树申报注销33株,对未申报登记保护的古树拟申报登记保护85株,使用森林生态公益保护基金9000余元聘请专业人员对严重倾斜无支护的1株古树进行加固支护,提高了周边百姓和社会公众对古树的保护意识。 多年来,武平县检察院通过多种途径发现侵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线索,及时提起公益诉讼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并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有关行政部门积极履职,最终促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回正确轨道。这条基于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职能创新形成的保护路径,让受到侵害的山水林田湖草重现生机。 让检察公益诉讼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仅仅“治已病”还不够,立足长远“治未病”不可或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龙岩市检察机关正在探索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区划的协作机制推动公益诉讼,通过各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各地检察机关协同办案等方式,让检察公益诉讼发挥更大、更长远的效能,确实为守护山水“颜值”更高、大地“气质”更佳,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的履职实践。 而武平县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是龙岩市检察机关在这一领域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创新履职的缩影。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吕丽秀 廖福萍)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