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木偶 舞出新生 ——漳州监狱引入布袋木偶戏开展教育改造工作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4日讯 漳州布袋木偶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以及木偶头雕刻被归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迄今为止,布袋木偶戏进入漳州监狱达10年之久,从此让服刑人员有了接触这一独特非遗珍宝的机遇。高墙内,这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正在兴起…… 木偶戏排练现场 成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漳州监狱天祥木偶队自2013年组建后,多次在监狱各类舞台上表演,《大名府》顺理成章地成为必演剧目之一。在原有基础上,天祥木偶队持续对表演形式予以创新,通过多种方式为观众呈现出布袋木偶剧这一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获得监狱各级领导以及观众的一致赞誉。舞台背后,是天祥木偶队队员日复一日坚持训练所挥洒的辛勤汗水。 布袋木偶的表演主要凭借双手来实现,唯有熟练掌握十二种指法的应用技巧并融会贯通,才能透过双手将木偶人物所需展现的情感细腻地勾勒出来,进而塑造出更为强烈的人物色彩。为将十二种指法练好,天祥木偶队队员投入诸多时间和精力展开训练,练习指法时需要按压手指,致使手指破皮、肿胀甚至变形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十指连心的剧痛丝毫未能撼动队员坚持的信念。 2023年,为持续推进木偶队建设,监狱在加强木偶队队员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相应推出检验队员训练成果的考核机制。“我们每周至少组织2到4人以上的相关人员考核,队员的月综合成绩排名直接与当月物质奖励挂钩,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民警介绍道。 丰硕: 让服刑人员在艺术中找到自我 漳州监狱民警也巧妙地借助布袋木偶戏开展教育改造工作。他们会用心编排一些蕴含深远道理以及积极价值观的节目,借由生动的表演来引领服刑人员反思自身的错误行为,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组织服刑人员探讨木偶戏所传达的内涵,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正确观念的理解与认同。在此期间,服刑人员不但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改造,逐步迈向正途。 服刑人员在学习与演出布袋木偶戏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起初,服刑人员林某对布袋木偶戏一无所知,然而在接触和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林某用心练习每一个动作,从基础的操控技巧开始学起,渐渐地,能够自如且熟练地让木偶展现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态。“布袋木偶戏让我觅得了内心的安宁,让我枯燥的服刑生活有了精神的寄托,我感觉自己仿若踏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林某说。 服刑人员劳某则在布袋木偶戏中发掘出自己的艺术天赋,他精心钻研木偶的表情和动作设计,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我从未曾想过自己也会拥有这样的才能。布袋木偶戏让我重新认识自我,我坚信出去之后也能够借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今,漳州布袋木偶戏成为服刑人员连接与社会、与未来的桥梁,也为他们的改造之路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这传承之光将在高墙内持续熠熠生辉,为服刑人员带来希望与新生。 (蔡小颖)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