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8-20 15:15:37

一名果农的“三色”人生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近日,龙岩监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刑满释放人员周某为四监区十二分监区民警送来的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让我们一起听听这背后的感人故事。

灰色:压抑

周某是一位“95后”,他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五彩斑斓的网络世界给他带来了虚拟的快乐,让处于叛逆期的他逐渐沉溺,玩网游也成为他逃避父亲严厉管教的方式。很快,他便无心学习,索性早早辍学混迹社会。为维持收入,他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一起合伙开工作室,玩“跑分”游戏赚钱,最终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入监服刑。

入监初期,封闭的环境、严格的监规和失色的未来,让本身性格就比较偏激叛逆的周某难以适应改造生活,频繁与同改发生小摩擦,在惹事、受罚、抗拒的恶性循环中愈加迷失方向。

“周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长期在街头混日子,法律意识相当淡薄。”“周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沟通能力和自我情绪管控能力较差,从之前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光靠处罚和说教作用并不大。”为了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分监区专门召开了一次分析会,对他的言行举止逐一深入剖析和研判。分监区长苏俊辉对周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改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翻阅其个人档案,并多次找周某谈心,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寻找改造“突破口”。

橘红色:曙光

一次,周某又因物品摆放问题与同改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的周某面对民警的谈话教育并未配合,但苏俊辉敏锐地从他前言不搭后语的混乱表达中,捕捉到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都是父亲的粗暴管教和频繁责骂,让他“破罐子破摔”。

找到“刺头”根源后,苏俊辉开始了一场针对周某的改造举措。他多次联系周某的父亲,希望对方能够放下成见、改变态度,给予亲情关怀,让周某重获改造信心。起初,周某的父亲总是以“丢尽了脸面”一口拒绝,最终在苏俊辉一次又一次的耐心交流下、在血脉之情的感召下来到监狱会见中心,申请与周某会见。

得知父亲来会见时,满脸错愕的周某显得有些闪躲和无措,但眼底的一丝喜意难以掩饰。会见过后,苏俊辉趁热打铁,围绕“家”的主题,与周某进行一次深入的谈心谈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智慧,一点点地引导周某走出心灵阴霾。“记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未被发现的土地,那里种满了希望与梦想。”苏俊辉的话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周某冰冷的心房。

绿色:新生

为帮助周某建立改造信心,苏俊辉每次值班都会和周某交谈几句,询问他近期改造情况,对表现好的地方及时鼓励和肯定。重燃希望的周某,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积极调整心态,明确改造目标,不仅经常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充实改造生活,还积极报名参加监狱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和中职教育培训班,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当周某走出监狱的大门时,已经不再是那个迷茫无助的年轻人了。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新生的希望回到了老家漳州,将在监狱中学习的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于实践,并与家人承包了一片果园,开启了他的新生篇章。

为表达自己对监狱民警的感激之情,他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上面题有“公正执法有温度 耐心改造促新生”12个大字。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一位守法公民,这是对监狱民警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杨志钦 黄鑫杰)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