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德通”助力“路畅通” ————古田县公安局致力交通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9日讯 “城西街道康斯丹郡门口路段有人违停车辆…………”近日,市民陈先生路遇有人违停车辆影响通行,以“随手拍”方式,通过“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了交通违法行为举报。随即,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到场处置。 古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对记者说,去年11月,该局在全省首创推出“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通过推进协同共治、加强数据赋能、打造实战应用场景等方式,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共治、智治、精治水平,推动道路交通态势持续向好。 抓多方联动————促共治 交通管理从来都不是公安交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古田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用好安办、平安办、道安办“三个平台”的力量,推动出台文明交通评价管理联合工作机制,催紧压实机制单位职责和任务,促进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 同时,抓住学生群体可塑性强,联动学校开展交通安全课,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发挥“小手拉大手”的纽带作用,与全县 54所学校的学生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凝聚“警校家”合力,共筑平安上学路。 不仅如此,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聚焦民生民意打通深化共治建设新路径,始终坚持“为民管交通”的工作方向,在“行德通”系统中开设“菌都 110”举报模块,全面畅通群众参与交通治理的渠道,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等方式,举报身边的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安全隐患。 同时,交警大队成立专项团队对群众上传至“菌都 110”交通违法举报平台的举报信息逐一进行审核把关、调查核实,并将数据纳入记分管理平台。 抓数据赋能————促智治 “7月初,我们将今年1月至6月的‘行德通’评价数据进行了推送后,接到了不少群众关于如何降低预警等级方面的咨询。”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人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交警大队积极探索智治一体建设,通过“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打通了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微劝导”小程序、路面监控系统等多平台数据融合“壁垒”,多渠道汇聚整合交通违法信息,形成“数据池”。 “数据池”按照交通违法时间、地点、类型、频次等建模分析,建立科学立体的交通行为评价体系,并根据交通参与人社会危害性和累计违法次数,在系统产出文明交通评价分,归类纳入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实现数据归集、评价结果、等级查询等“一屏展示”,精确刻画交通参与人“画像”。 “交警同志说可以通过线下参与交通志愿服务、线上培训考试、举报他人交通违法等方式,获得奖励积分来降低预警等级,我立马照做了!这可真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市民王先生看着手机上的数据有感而发。 抓场景打造————促精治 7月28日,古田县公安局交警进某客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工作。民警介绍,在过去的半年里,该客运企业共有10名驾驶人有交通违法行为,其中1人“行德通”交通评价已达到红色预警等级。这是该局打造“行德通”实战应用的场景之一。 活动现场,民警耐心地向企业负责人、安全员、驾驶人讲解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播放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并手把手地指导驾驶人如何在手机上进行修复学习。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此次被通报的“行德通”四色预警等级的驾驶人,公司将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并在公司内部进行通报。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公职人员在遵守交规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行德通”系统定期推送公职人员交通违法和预警情况至所在单位,推动将单位总体交通违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评项目和党组织“两优一先”推荐审查。 此外,“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将客货运、网约车、外卖等企业(平台)驾驶员、骑手纳入重点预警,定期向所属企业推送交通违法风险清单,通过警企联手,共筑交通安全防线。 “行德通”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古田县的城市交通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月至7月,古田县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面下降,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2.22%、死亡人数下降35.29%、受伤人数下降9.2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6.04%。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叶嘉慧)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