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9-19 10:54:32

泉州市洛江区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型治理新模式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新“智理” 老“蝶变”

————泉州市洛江区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型治理新模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9日讯 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趋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33%,农村地区摩托车上牌数、驾驶证办证数同比分别上升16.9%、10.5%,未发生涉酒亡人事故…………这是今年以来,泉州市洛江区交出的“成绩单”。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近年来,洛江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交通安全可防可控”理念,积极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型治理新模式,营造“路畅民安”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优化治理体系

单一管控变联动治理

“头盔一定要戴好,这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超载上路危害很大”…………行驶在洛江区乡村道路上,常常能看到劝导员对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劝导的场景。

洛江区乡村道路约365.72公里,占辖区道路总里程的64.06%,管理难度大。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优化治理体系,变单方作战为多方联动治理。”这是洛江区的“解法”之一。

洛江区在双阳、河市、马甲、罗溪各配备1个道安服务站,在农村乡镇群众集中出行的主干道沿线设立14个农村劝导站,派驻36名交通民警、辅警以及挂片乡镇干部、村干部在服务站(劝导站)常态化驻勤,发动28名交通劝导员、225名专职网格员等联合开展专业防控、联勤联控、群防群控、视频巡控等,打造一批交通秩序管理“严管街”“样板路”。

同时,邀请政协委员、劳动模范、金牌调解员等入驻服务站,完善基层交通治理“法情+乡情+人情”模式,助力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处;发动基层群防群治力量融合联勤,第一时间摸排处置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将风险矛盾隐患化解在网格、消除在萌芽,实现守住人、防住祸。

延伸服务链条

惠民服务促规范管理

“本来嫌麻烦,不想考驾驶证,现在在家附近就可以考证、办证,真的很方便。”近日,在罗溪道安服务站,顺利领到摩托车驾驶证的黄先生喜笑颜开。

黄先生体验到的便利,得益于洛江区推出的“就近办”“网上办”“下放办”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交管服务举措。

洛江区坚持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理念,在乡镇服务站搭建农村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增设交通管理业务自助办理终端机,提供自助照相、体检、换证“一站式”服务;推动摩托车、电动车注册登记等车驾管业务和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业务下沉乡村,打通交管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针对边远农村地区群众“驾考驾训难”问题,该区主动与辖区摩托车考试场对接,发动农村地区党员干部、交通劝导员、网格员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边远农村地区有考取摩托车驾驶证需求的群众进行摸底。同时,依托道安服务站,已组织摩托车“驾考下乡”培训5场次,服务农村群众237人次。

此外,针对农村地区公共交通不完善、民俗活动多、酒醉驾风险大等“堵点”问题,该区警企协作推动滴滴代驾公司在边远山区搭建代驾平台,在服务站(劝导站)设立代驾司机驿站。在农村民俗活动前,组织民警、辅警以及交通劝导员协同代驾司机进村入户开展“酒后禁驾”等宣传劝导活动,成功消除大量酒醉驾风险。

[page]

突出数字赋能

被动处置转主动“智理”

在马甲镇仙公山景区路段,还未接近急弯处,就听见50米处弯道预警系统响起“弯道慢行”等提示音,同时,系统屏幕显示“前方来车”及与前方车辆距离等红色字眼,提前提示驾驶员注意减速慢行。

弯道预警系统是洛江区推进交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缩影。

数智科技日新月异,交通安全管理要善于借力。该区不断提升农村交通安全主动“智”理能力,全面推进“数字警务室”建设,建立“情报————研判————落地————行动”快速闭环机制,推动农村交管工作由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会车预警、数字广播等多种模块,有效转化为交通安全管理现实战斗力。

洛江区还依托“高德地图”平台,推动“道安云”平台建设,搭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网格化交通管理工作战略沙盘,助力现代交通治理能力提升。依托各道安服务站(劝导站),发挥交通民警、辅警、交通劝导员、网格员等基层治理辅助力量优势,通过手机端快速对事故、隐患、宣传、勤务等信息进行全量采集汇聚,有力支撑交通事故预防实战应用。

如今,从“治理”迈向“智理”,洛江区农村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实现美丽“蝶变”。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林冰红 林慧珺)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