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检之力护企远航 ————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推行“1+3+3”护企新模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5日讯 “感谢检察机关严惩犯罪分子,为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近日,福建南平南孚公司代表向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赠送奖牌,为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表示感谢。 这是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保护当地特色企业的一个缩影。自今年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来,该院紧密围绕构筑更优营商环境的使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探索推行“1+3+3”护企工作新模式,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全力护航延平经济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防线。 建立“一个重点” 全方位保障检察护企政策落地 日前,延平区检察院与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延平区花卉协会、延平区茶叶协会、延平保温协会等7家延平特色企业、协会举行“检察护企”联系点暨法治护航团队成立仪式,并召开“检察护企”专题座谈会。 “检察机关针对我们企业在生产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涉法涉诉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帮助企业分析研判,商讨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和实施路径。”长富乳品的企业代表说道。 据悉,为更好地保护地方特色企业,该院制定《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成立由刑事检察、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行政检察、刑事执行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部门组成的“检察护企”专业团队。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延平区检察院立足“延平百合”“延平贡茶”“长富乳品”“延平保温”等特色产业保护,以“检察护企”法治护航团队深入激活“四大检察”联动保护,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履职机制作用,提升统筹协调效率,当好企业创新发展“护航员”。 “会上我们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检察护企’联系点作用,构建服务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提出工作措施和思路。”据检察官介绍说,通过建立“一个重点”,全方位保障检察护企政策落地。 此外,该院还通过召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推进会,确保月月有重点、月月有进度,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提升“三种能力”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 去年8月,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接到南孚公司打假办工作人员报警称,蔡某某、杜某某等人在福州市、厦门市等地通过某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南孚电池。 延平区检察院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调整侦查方向,及时固定物流单、供货单等关键证据,查实涉案金额从5万余元增至66万余元,三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罪。 案件判决后,该院还组织“检察护企”法治护航团队成员深入被侵权企业,主动问需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需求。南孚公司送来了“护企发展卫士,安商服务先锋”奖牌表示感谢。 “我们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侵犯本地知名品牌南孚电池等特色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该院依托南平市基层院唯一的知识产权检察履职办公室、省级检警联动示范岗,发挥“延剑知卫”检察团队、“检察护企”法治护航团队作用,从司法实务和法律层面为当地特色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该院还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服务,在“两微一端”公众号开设“检察护企”专栏,开展“特色”普法课程等,持续优化创新经济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通过提升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这三种能力,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办案检察官说,该院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着力点,坚持深耕主业,加强涉企“小案重罚”“过罚不当”等违法行为监督,以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方式,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完善“三项机制” 多渠道护航辖区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大热,这让从事科技创新环保基建的社区矫正对象吴某某因不能离开辖区处理企业事务甚是发愁。 延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走访了该社区矫正对象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该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并肯定了该企业为地方经济作出的积极贡献。 “检察护企是我们的职责,你曾经的罪错不能代表未来,今后就好好办企业,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安心生产经营吧”。检察官的话语让吴某某放下心中的顾虑,并表示今后会依法诚信经营,服从监管。 这是延平区检察院建立“检察护企+平安指导员”机制以来,为满足企业经营需求,提供法律帮助的案例之一。 不仅仅是“检察护企+平安指导员”这一项机制,该院还同多部门建立了多项“检察护企+”机制,“我们通过完善检企沟通、溯源治理、‘检察护企+’三项机制,多渠道护航辖区企业健康发展。”检察官说道。 该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和设立的“民营企业诉求反映窗口”,依法受理、快速办理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控告申诉案件,畅通民营企业申请法律监督渠道,及时掌握企业合理诉求。同时,延伸办案触角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制发3份涉企社会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守护每一企,催化发展新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检察履职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延平区检察院检察长林建如是说。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魏莉)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