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13日讯 “我听不到法官的声音,但是我感受到你的耐心,谢谢法官…………”近日,上杭县人民法院才溪法庭受理一起涉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后,承办法官克服语言交流的困难,通过纸上书写、手机输入等方式,快速调解,当即履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去年,蓝某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蓝某借款3万元,出具借条并约定借款本金、利息以及借款期限。借款到期后,蓝某多次催促还款,蓝某某均以没钱为由怠于履行还款义务。今年8月,蓝某无奈之下诉至上杭法院,要求蓝某某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才溪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发现原告蓝某早年因病导致丧失言语表达能力,听力也大不如前。为了明晰案件事实,更好维护蓝某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实地走访蓝某及蓝某某村居乡镇,并向其父母亲、当地村居干部等询问了解情况。 “我们两家平日素有往来,我愿意劝儿子适当让步。”蓝某的父亲表示。 “我是想还钱,但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我没能力还啊!能不能再宽限一段时间?”蓝某某无奈答道。 结合走访调查情况,承办法官认为当事人情绪对立不明显,存在和解的基础。为了不伤害两家的感情,也为了能更好地为蓝某“发声”,承办法官决定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才溪法庭调解室里,法官用纸笔“无声”地与当事人沟通,并耐心向双方解释相关利息约定方面的法律条文,明确蓝某某尚欠的具体借款本金及利息。同时引导双方放下心结,珍视两家邻里友情。 最终,经承办法官耐心调解,双方互相退让达成一致意见,蓝某某分三期归还剩余借款本金及利息,二人冰释前嫌。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陈红连 张静)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