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心为民筑平安 有福之州更幸福 ————福州市部署开展平安建设七大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1日讯 11月的福州秋意渐浓,也迎来了绝佳的赏花季节。从古朴典雅的西湖公园到充满自然气息的森林公园,从宁静优美的金鸡山公园到热闹非凡的花海公园,众多的游客和市民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流连。 一幅幅美丽图景的背后,是福州市委政法委部署开展平安建设七大专项行动铺就的平安底色。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5月,福州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2024年平安福州建设工作要点》《2024年平安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民生案件依法快办、“平安校园”建设、“平安小区”建设、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平安建设七大专项行动。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果,平安福州的底色更亮,人民幸福的成色更足了。 织好社会治安“防控网” 今年9月18日晚,福州市民肖先生特地来到福州市公安局东街派出所,为民警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10个大字的背后,是一起民生“小案”的快侦快破。 原来,3天前,肖先生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鼓楼区津泰路上,第二天发现车不见了踪影。接到报警后,东街派出所迅速介入调查,在“e体+”智慧赋能体系的支撑下,成功抓获盗车男子王某,并追回被盗电动车。从接报案到破案,民警仅用了12小时。 这起案件,也是福州市在推进平安建设专项行动中,融合开展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执法工作满意度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快侦快破盗抢骗等民生案件,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的一道缩影。 为有力打击盗抢骗犯罪,福州公安机关创新打造“穿透闭环赋能、精准高效打击、协同联动治理”的盗窃类案快侦快破工作模式,建立快共享、快采集、快研判、快抓捕,以及现场必勘、视频必调、要素必录、赃物必追的“四快四必”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福州公安机关共摧毁盗销团伙47个,3天内快速办结涉盗行政案件数比升39.5%,日均盗窃警情较去年下降23.5%。 此外,为筑牢安全稳定坚固屏障,提升治安防控敏锐度,福州市还升级打造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实战中心2.0版本,并结合“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打造市、县、乡、村、单位(小区)五级治安巡防体系,“e体+”突击车快反小组与交警铁骑交互融合,社会面其他巡防及专业救援力量共同参与的“5+2+N”巡防体系。 “我们建成了1323个榕城平安守护岗(点),整合保安员2.5万余人,针对城乡接合部、人流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和夜间重点时段,动态调整巡防力量,有力带动全市盗窃类案件大幅下降。”福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此基础上,根据夜间治安形势特点,福州公安机关科学部署调度警力,采取“车巡为主、步巡为辅”的流动巡查方式,强化屯警街面和动中备勤,以“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的常态巡逻,有效拉高见警率,让群众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安心。 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下,今年以来,福州市全市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出了“五降三升三全”的良好态势。 打好校园安全“组合拳”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平安校园建设事关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百万家庭幸福,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福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平安建设七大专项行动中,“平安校园”建设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相关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福州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方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暑假期间,长乐公安机关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学校保安员“大练兵”活动,同时建立学校保安员定期考核筛查机制,及时调岗处理不合格人员,以打造一支合格的学校保安员队伍。 其背后,是长乐区检察院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学校保安管理问题隐患,探索构建“学校保安员资质监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并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的推动作用。 福州市高度重视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教育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机关和法治副校长工作优势,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区域管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成效。 在制度机制的保障下,各类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安全教育纷纷走进校园,助力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家、校、社共建共育的实践探索也在稳步推开。立足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福州市检察机关指导学校探索建立不良行为学生帮扶档案,协调学校、家长、社区签订帮教协议,共同做好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在全国首创的“督促监护令”机制仍发挥着“监督家庭监护责任归位”的作用,助力未成年学生回归校园。 福州市委政法委还组织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教育局、民政局等多家单位,开展未成年人文身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对全市经营范围包含“文身”服务内容的670家营业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整顿,督促基层派出所与相关商户签订《文身业治安管理告知书》,开展校园文身危害教育课程2600余节。 此外,为了强化中小学校园欺凌与学生暴力问题整治,教育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联合,在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开展设置学生欺凌举报箱和线索处置专项工作,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学生欺凌线索的方式,及时介入保护、调解和追究法律责任。 福州市还积极推动“护学岗”工作,以联动护学模式构建起“家长+公安+学校”三位一体护学体系,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在校园周边常态化开展执勤巡逻,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漏洞,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好纠纷化解“主动仗” “没想到AI平台调解纠纷这么方便!”近日,闽清县综治中心“梅邑解纷”AI平台调解了林某、吴某夫妻与某银行的金融贷款纠纷。平台创新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快速分析矛盾纠纷案件信息,挖掘案件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实现高效解纷。 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矛盾纠纷形势日趋复杂。而矛盾纠纷的化解,又事关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的和谐。为此,福州市委政法委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纳入平安建设专项行动范畴,建立“四步十调”矛盾纠纷工作法,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全力维护省会城市的安定稳定。 福州法院通过执法办案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风险排查,并紧抓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契机,积极协调将诉非联动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等资源融入综治中心,密切网格解纷力量与人民法庭专业力量的衔接配合。 今年5月,原告某供应店与被告某餐厅、经营者谢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在鼓楼区社会治理中心开庭。 巡回法庭现场,承办法官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深入研究分析案情。在询问双方调解意愿后,承办法官遂联合调解员,通过区社会治理中心“调解服务区”平台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原、被告经过多轮协商达成还款协议,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在解锁矛盾化解“新密码”的实践道路上,福州市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调解品牌———— 福州市公安局发动社会力量、汇聚多方资源、完善组织架构,做大做强全市“e体+”多维调处中心,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 仓山区检察院通过构建“联防机制遏增量、联动机制减存量、联助机制防变量”的“三联”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配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常态化信访矛盾化解; 罗源县上线便利、高效的“金乡里”一码解纷调解平台,有效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保障群众利益,构建起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连江县探索实践新时代“海上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精心打造别具一格的“渔快调”148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助力实现“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 ………… 一张张应民呼、纾民困、解民忧的“金名片”被擦亮,照亮了榕城和谐安定的“平安路”。 (本报记者 林珊)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