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11-28 09:28:29

南平市检察机关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以法治“善为”促乡村“善治”

————南平市检察机关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8日讯 南平,这座深藏于福建北部的城市,于翠岭苍穹之下,碧波荡漾之中,犹如一颗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的明珠,正紧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全面落实省检察院服务保障乡村振兴“16条措施”和市委《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南平和美乡村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三农”领域突出问题依法履职。

以生态为基

筑牢乡村绿色发展理念

在南平,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闽人眷恋和依赖的根源。这里生活居住的环境美不美、空气水土质量优不优,都关系着闽北乡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与市、县两级河长办密切配合,部署开展“闽江源头流域生态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保护农村水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共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41.7公里,督促治理一级水源地41处,整治排水污染养殖场51个,推动水利部门和属地政府投入394万元开展河道常态化保洁工作。

四万古树藏闽北,千载绿意引客来。除了水资源,南平的林业资源不仅是大自然赠予的宝贵财富,还是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此,南平市检察机关多举措保护古树名木,针对办案中发现古树名木存在生长环境恶劣、未划定保护范围、保护标识不规范等问题,依法开展公益诉讼保护专项监督活动。

此外,为了保护生态资源价值“变现”,南平市检察机关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以适用认购碳汇方式修复乡村受损生态环境,办理林业碳汇赔偿案件68件,引导被告人自愿认购碳汇6740余吨,为乡村带来了低碳生活的绿色风尚。

以民生为本

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粮稳天下安,食安民生福。高标准农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守护民生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持续开展守护耕地红线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方式摸排线索,完善检察机关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衔接机制,推动行政部门开展耕地专项整治工作,形成耕地保护合力,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林地903亩,有效督促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查处和打击侵占耕地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南平市检察机关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为重点,开展“守护乡镇餐饮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保障和美乡村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4件,发出检察建议162份。

一次次的专项监督行动,不仅规范了市场秩序,也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箱子”。

除此之外,南平市检察机关还聚焦农村垃圾乱堆乱放、养殖污染、污水排放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办案力度。

日前,浦城县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全县存量垃圾与新增垃圾有效处

理,实现17万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而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也让不少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的绿色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page]

以产业为路

拓宽乡村增收致富渠道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一直以来,南平市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诠释检察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功答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展现检察担当。

茶叶,是南平的生态优势特色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金叶”。为助力茶产业健康发展,南平市检察机关推动“三茶”融合发展,针对本土茶叶品种,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专项监督,调查古茶树种质资源,并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设立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点,让茶叶品质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浦城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这里生产的粮食不仅带动着农民的增收,还促进了乡村振兴。近日,浦城县检察院聚焦“浦城大米”品牌保护,联合多部门深入粮企、稻种科技小院等地开展实地调研、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摸排粮食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线索5条,助力区域地理标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南平市检察机关加强农业产业知识产权法治保障,重点关注侵犯地理标志、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下一步,南平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检察履职,持续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法治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贡献检察力量。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汪宪 祝凌晓)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