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9日讯 漳浦县地处我省沿海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水域资源,包括多个景区和非景区水域。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做好临水、涉水区域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 近年来,漳浦县公安局积极践行主动警务和预防警务理念,将涉险公共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坚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的基础上,统合人防、物防、技防,持续提升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工作的质效,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全域覆盖:拉紧多方联动网 “这里水深危险,赶快上岸。”今年8月19日,漳浦县公安局赤土派出所民警在眉力水库周边巡逻排查时,发现多名群众下河“野泳”,为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立刻上前劝阻制止。 入夏后,此类劝阻在漳浦县辖区时常可见。今年以来,漳浦县公安局为深化辖区景区、非景区景点及沿江沿湖等涉水危险区域、人群易聚集场所的巡逻防范、隐患排查等工作,组织民警、辅警、村居干部、基层组织等成立巡防队伍,共同参与涉险公共区域日常巡防,扩大巡防覆盖面。 “针对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清单管理、滚动跟踪、闭环整治、整改销号’制度,实现隐患即时发现、及时消除,并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一地一册、一企一册、一景一册’。”漳浦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充分融合“社区(乡村)110”队伍基层治理力量,发挥派出所和“社区(乡村)110”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建立“警格+网格”管理模式,将非景区景点义务巡防纳入工作职责,做到“精准排雷、精准除险”。 同时,组建由临海临水区域附近商家、住户、养殖人员组成的“安全劝导信息员队”,建立“厝边守望”“吹哨报到”制度,充分发挥发现报告、紧急救援、安全劝导、信息传递等作用,既提升群防群治效能,又实现又快又灵的效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局共摸排A级景区6个、非景区景点213个,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8处。 精准施治:增强治理防御力 “这边的警示牌需要加固。”“这里的安全护栏需要加固。” “这里可能有群众下水,多设置一个警示牌…………”今年以来,漳浦县公安局围绕全县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周边以及临水临崖公园景区、非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综合运用基础排查、警情倒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全面摸排安全隐患,并定期组织拉网式排查整治。 针对摸排出的风险点,漳浦县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逐一分析评估风险程度,特别是对人群高度聚集的开放场所及其它涉水危险区域,结合数据分析,确定高、中、低风险点,采取分级竖立警示牌、加固安全护栏、设置硬质隔离、封停危险区域等针对性防范措施,全力夯实公共区域平安基础。 对排查发现的非职责内物防风险漏洞,该局则提请主管部门采取“通报、关注、挂牌”三个层级整治措施,督促主体责任单位加强物防建设,堵塞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共增设临水警示牌、告示牌等23块,张贴报警求助电话40处。 在此基础上,漳浦县公安局还围绕物防措施设置要求,联合文体旅、应急管理等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实现风险管控率、隐患整改率连续提升。 智慧赋能:拓展预警覆盖面 “你好,危险水域,请注意安全。”近日,在前亭镇江口村,值班人员发现水域安全隐患后,及时通过预警广播向群众喊话,提醒注意安全。 此番示警及时有效,与视频、“热力图”等科技系统运用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为缓解管理压力、视觉盲点问题,提升巡防效率,漳浦县公安局不断探索深化智慧防控工作,建立“三边一区一地”(即山边、海边、水边,沿海景区,网红打卡地)数字化机制,在社会面公共区域、各村(居)住户以及景区和非景区景点等重点部位补点布建前端感知设备,进行全方位、全时段信息化监管。一旦发现有群众进入危险区域,值班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附近巡逻人员及时到场提醒相关人员离开。前亭镇示范建设点,就是在沿海沙滩、景区制高点等位置,架设具有对讲、动态跟踪、自动预警广播、夜视等功能的安防设备,实现对人流总量、重点对象、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 此外,漳浦县公安局积极组织各乡镇全面排查公共领域、危险区域的检测“空白点”,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构建“村(居)民————村居(社区)————乡镇————县直单位————县联席会议”的五级智能化防控体系,打造风险隐患智能感知、高效预警、快速整治的闭环治理新模式。 据统计,目前,漳浦县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前端感知系统建设,已实现临水临崖重点区域100%全覆盖。 (本报记者 洪凌霄)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