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12-12 10:22:47

第四届东南法治论坛第四分论坛综述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第四届东南法治论坛第四分论坛综述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

第四届东南法治论坛第四分论坛围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从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新时代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涉罪校园欺凌案件办理、运用“枫桥式工作法”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本分论坛由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镇主持,福建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梁开斌教授与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院长林贵文教授评议,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副处长谢平海,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思敏,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姚舟,泉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四级高级警长陈文杰先后作主题发言。

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副处长谢平海认为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深入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加快“一站式”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职责,实现便捷高效运行调度的解纷目的。他通过对全省各地31个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基层治理实践的先进典型案例的考察分析,提炼出党政主导型、群众自治型、社会协同型、平台集成型4种类型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在系统总结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根本保证、关键立场、策略选择等共性要素的基础上,从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预防在前、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夯基固本、坚持科技赋能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实现路径。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专班成员钟思敏分析了全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现状,介绍了宁德市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经验做法及短板不足,如涉法涉诉信访量高位运行、专班实质化运作有待强化及督察评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奖惩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

她提出,应当严格事项依法办理,规范“受理+答复”,严格“办理+引导”,精准“救助+帮扶”;应当强化专班实体运作,建立信息研判、交办督办、调度会商、预警维稳、督导通报、请示报告、舆情处置、严格保密等制度;应当完善督察评查制度,建立健全督察专员机制,严格案件评查;应当建立考核问责制度,创新“四级四色”预警约谈机制,推动相关责任单位履职尽责,营造“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姚舟以检察监督角度审视校园欺凌案件办理的实践困境。认为当前存在刑事规制的司法介入门槛过高,侦查取证方向较为混乱与指控性证据体系的构建规范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对涉罪校园欺凌案件办理实务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提出坚持检察主导的校园欺凌案件综合办理模式、构建检察机关主导的综合取证模式、为涉未品格证据和意见证据的收集使用锚定统一标准、坚持平衡贯彻双向保护原则、畅通校园欺凌案件的信息接触渠道、构建校园欺凌案件的检察提前介入机制和检警衔接机制等对策,为涉罪校园欺凌案件办理打下坚实基础。

泉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四级高级警长陈文杰认为“枫桥式工作法”即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在分析当前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他认为“枫桥式工作法”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法理意涵包括了“立足源头治理”“矛盾实质化解”“创新智治驱动”“倡导三治融合”等要素,并提出了坚持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构建治理组织聚力体系;秉持立足源头治理理念,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完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构建矛盾纠纷调处格局;高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多元解纷可行路径等运用“枫桥式工作法”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实践路径。

福建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梁开斌教授与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院长林贵文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梁开斌教授逐一点评了前两位报告人的主要内容,赞同他们的核心观点。谢平海副处长通过对福建省31个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典型案例的研究,提炼出四种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类型,运用类型学考察方法为复杂的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分类框架,有助于深入分析不同机制的共性与差异性,报告提出的在新形势下优化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路径,突出了类型化分析的实践价值,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具体依据。钟思敏副院长的报告以宁德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实践探索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专班运作”模式化解复杂信访案件的具体路径,强调信访案件的化解不仅需要法律工具的介入,还需要科学考核体系的支撑,提出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为提升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治理成效提供了参考。

林贵文教授在评议中认为,姚舟检察长的报告从检察监督的角度审视,为我们提供了目前涉罪校园欺凌案件办理中最新的数据与新颖的视野,客观分析了案件办理面临的实务问题,从深层次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法律根源,包括“最有利未成年人”原则诉讼化不足和检警协作机制的欠缺等。报告在学理阐释和实践建议上结合紧密,素材内容丰富,说理清晰细致,展现出了较高的前沿性和专业性,并建议从办案的司法理念出发,对校园欺凌案件办理中的相关标准作进一步研究。陈文杰警长的报告对如何运用“枫桥式工作法”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并对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推动多元解纷可行路径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突出了“枫桥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发展,报告理论框架清晰,尤其是对“数字赋能”的应用分析,为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提出了创新方案。

四位发言人围绕新时代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涵盖了党建引领、源头治理、多部门协作和数字赋能等多方面内容,既有对矛盾化解模式的系统归纳,也有对具体实践问题的精准剖析,尤其是通过案例研究和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深化了对社会治理核心议题的认识,为新时代法治化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理论成果的转化应用,将研究中提出的创新性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社会治理相关政策制定中,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和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方面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实践路径,推动多地区协同治理的良性互动,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福建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杨彬)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