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24日讯 鼓励其他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利用监狱图书馆等资源加强自我学习、主动参加监狱组织的活动…………近段时间,宁德监狱服刑人员毛某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从最初的消沉与迷茫逐渐走向坚定的改造之路。 看着眼前的毛某,宁德监狱二监区五分监区民警深感欣慰。谁也不曾想到,不久前的毛某,却是另一番消极模样。 深陷囹圄 绝望深渊 2022年9月,毛某因酒后故意伤害,被法院判处15年有期徒刑。入监服刑后,毛某常常独自蜷缩在角落,沉默不语,脸上写满失落与懊悔。漫长的刑期、沉重的罚金、家人的失望和社会的谴责,成为他心中难以解开的心结。对于日后的改造之路,他深感前路迷茫,对周遭的一切都表示出漠不关心。“毛某每天沉浸在痛苦的回忆里,虽没有违规违纪行为,但改造积极性不高,每天得过且过,等到服刑期满后,恐怕也难以与社会重新接轨。”如何解开毛某的思想包袱,成为管教民警最牵挂的问题。 为帮助毛某树起改造目标和信心,监区民警多次找其谈心,但效果均不理想。一开始,毛某甚至对民警的关心十分抵触。但民警并未放弃,始终用温和话语、耐心倾听一点点化解毛某心中的坚冰。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努力,终于让毛某敞开心扉,道出家人的放弃是其“抗改”的最大原因。 找到了“病根”,还需开出对症“良方”。民警抓住这个切入点,与毛某深入探讨,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家人带来巨大痛苦,也让他明白只有积极改造,才有可能重新回归家庭,弥补过错。“刑期虽长,但并非无法逾越的鸿沟。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能一步步缩短距离。”渐渐地,在民警的倾心劝勉、鼓励引导下,毛某逐渐找回失去的希望。 亲情帮教 心灵重生 监狱内,毛某开始放下思想包袱,而监狱之外,他的家属依旧被痛苦与失望笼罩。为缓和毛某与家人的关系,民警一次次向其家属传递毛某在狱中积极改造的点滴变化,家人冰封的心也有了融化的迹象。在民警帮助下,毛某终于与家人通上电话,他们决定给予毛某重新来过的机会,让他证明自己的改变与成长。 不久前,在宁德监狱二监区开展的亲情帮教活动中,毛某与日夜守盼的家人面对面交流了。紧握双手,声声关切,道出了双方对彼此的思念。 “我深知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给你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请相信我,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会见现场,毛某面对父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郑重向父母承诺会认真服刑、踏实改造,不辜负家人的期盼。面对毛某真切的转变,家人流下欣喜的泪水。 “近段时间,毛某的改造表现有了明显转变,从起初的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转变到改造态度端正、心态阳光,还时常帮助其他服刑人员疏导不良情绪。”分监区民警欣慰地说。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叶雨香 李陈剑)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