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1-07 09:47:32

南平:交通“少年说” 平安“看得见”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交通“少年说” 平安“看得见”

————南平高速交警携手团市委、南平市少工委共创特色宣传品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7日讯 “希望大家都遵守法律法规,每次出行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近日,南平胜利小学里,一年级的萌娃们奶声奶气却又无比认真地对着镜头,为交通安全发声。这里正在拍摄的,正是南平高速交警的《“平安归来·红领巾”小课堂》短视频。

2024年以来,南平高速交警支队精准定位中小学生群体,携手共青团南平市委、南平市少工委打造“平安归来·红领巾”特色宣传品牌,组建“平安归来”高速行车安全“红领巾讲解员”队伍(简称“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旨在通过“小手拉大手”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截至目前,这支队伍覆盖南平10个县(市、区),吸纳中小学生讲解员256人,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97场次,受众超30万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平安共创 机制队伍“建”起来

2024年初的时候,南平高速交警支队就琢磨着,得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思来想去,把“宝”押在了孩子们身上,要打造一张南平独有的“宣传金名片”。

说干就干,南平高速交警和南平团市委、南平市少工委一拍即合,三方联合发文“吹哨”,号召全市少先队员加入高速行车安全宣传大军。通知一落地,各个大队和当地团委、少工委积极联动,迅速签订“交通安全宣传共建合作协议书”,在10个县市区火速成立“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256名学生脱颖而出,成了光荣的宣讲员。队旗飘飘、队服亮眼,专属logo也超有范儿,小队伍精气神十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孩子们成为交通安全知识的“小专家”,各大队把学生代表请进来,面对面传授交通安全的“秘籍”和宣讲技巧。考核通过的孩子,不仅能拿到“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员聘书,还有宣传U盘奖励。像建阳区、顺昌县、光泽县这些没设高速交警大队的地方,支队脑洞大开,搞起“高地联动”,和地方交警携手,把地方道路“一盔一带”知识与高速行车安全要点“打包”,依托地方交警大队场地搞活动,宣传触角一下就伸得老远,“大宣传”格局稳稳立住。

培训完毕,小宣讲员们“持证上岗”,利用班会、劳技课、课后延时等时段,以每人负责一个班级、讲解一个知识板块的方式,走进38所中小学校,开展了97场宣讲,30万双耳朵听过他们的声音,相关做法还被写进学校法制课堂计划,成了固定“节目”。

形式多样 安全宣传“活”起来

“这些孩子太牛了,交通安全宣传还能这么玩!”2024年6月1日,延平区水南街道后厂社区热闹非凡,支队一大队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童趣六一·粽情端午”红领巾文艺汇演暨交通安全宣讲进社区活动精彩开演。7位红领巾小演员的快板《交通安全知识要牢记》,节奏明快、词儿顺口,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赞不绝口。

为了给“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添彩,让交通安全宣传更“吸睛”,支队绞尽脑汁、大胆尝试,强化家、校、社三方联动,挖掘培养宣讲队员的才艺潜能,唱歌、跳舞、朗诵齐上阵,交通安全知识也能“七十二变”。不仅扎根校园,还带着小宣讲员走进社区、企业、农村、客运场站、商场等“大舞台”,在民警护航下,他们把行人上高速、超载超员等违法行为的危害讲得明明白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避险常识“飞”入千家万户。南平市武夷交运公司看中这股“青春力量”,把这一做法纳入“文明驾驶 平安出行”年度培训计划,让小宣传员们的影响力持续“发酵”。

“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融入新元素,采取新形式,才能让交通安全宣传讲得更活、走得更远、传的更广。”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支队还紧跟潮流,抓住短视频新媒体平台传播快、效果好的“东风”,组织“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员自编自导自演、自制剪辑,推出《平安归来·红领巾小课堂》创意短视频。孩子们用纯真童言,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掰开揉碎”,公众的安全认知“蹭蹭”提升,出行更谨慎了。到现在,18期精彩视频出炉,其中3篇还被公安部交管局微博相中,广为转发。

[page]

深化应用 交管工作“融”起来

安全宣传是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一招。南平高速交警支队深知这一点,为了让“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发挥更大效能,助推交管工作“加速跑”,他们把队伍融入日常业务的方方面面。

去年2月,延平区的“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员走进延平执法站,摇身一变,成了“小交警”。他们跟着民警查酒驾、处违法、巡路面,沉浸式体验执勤执法。

“孩子都懂的道理,咱们大人可不能掉队,得守好交通法规。”现场,一位抽烟驾车的驾驶人被民警拦下,小宣讲员们走上前,软糯的话语却像重锤,敲醒驾驶人,他红着脸接受处罚,发誓改掉坏习惯。

“体验了交警叔叔的工作,才知道多不容易,交通安全宣传太重要了!以后我要多宣传,让大家都守规矩。”延平区流芳小学六年级的赵佳依感触颇深。

支队的“创新引擎”还在轰鸣,他们探索把宣讲队融入便民利民举措。像延平和南平一中武夷校区的校园直通车项目,本是为了让学生安全出行、远离“黑车”。今年,民警借这个东风,培训志愿学生在发车前搞三分钟交通安全宣讲,每周如此,成了固定流程。宣传队伍也“扩军”,从小学生向初高中生延伸,宣传效果呈几何倍数增长。

展望未来,南平高速交警支队劲头不减,还将与团委、少工委等携手共进,在巩固“平安归来·红领巾”品牌成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与本地高校“牵手”,打造各年龄层的“平安归来”宣讲梯队,让文明交通之花在全社会绽放,一路芬芳。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李嘉 陈宇)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