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星云大师自传《合掌人生》,发现他原是文学爱好者。 星云大师说,10岁是他的分水岭,10岁以前是童年,10岁以后他就步入了读书学习的时期。最初在南京栖霞佛学院读书,全班约有学生50人,大部分在20岁以上,只有他还在幼童之龄。“同学当中,不要说青年,连少年都没有,我只有自惭形秽地混杂在那些大人学生之中。”多数同学都曾经听讲过《成唯识论》《因明学》《般若心经》等,而星云对这些经论,却如鸭子听雷,“老师的语言,对我而言,只有声音”,完全不知道讲的是何义。 听不懂老师的课,他便经常到栖霞佛学院的图书馆,借几本文学书籍来阅读。“我记得自己所看的第一本小说,就是《精忠岳传》。对于岳飞的‘精忠报国’,以及他的兄弟们英勇果敢的表现,都让我产生非常强烈的尊敬与向往。” 星云后来又接触《七侠五义》《小五义》《封神榜》《儒林外史》《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常看得入迷,甚至看到废寝忘食。之后又阅读不少西洋文学,先后看过英国《莎士比亚全集》、印度泰戈尔的诗集、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小仲马的《茶花女》,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还有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等。 星云大师说,这时候感觉到知识无涯,慧海无边,“每天虽然在丛林里过着专制、无理要求的生活,受着无情的打骂教育”,但是他乐在阅读之中,其他一切也就不去计较了。 星云爱看小说,终于慢慢被老师发现了,成为黑名单上的学生。老师认为,一个不用功阅读经论,只是沉迷于小说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罢了!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样嘲笑、歧视,他对东西方的小说、文学作品、历史传记,还是读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因为经论看不懂,只有阅读这些世间著作,能够增添我的知识见闻”。 那个时候,因为反复阅读,强化了他对书中内容的记忆,例如《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他们叫什么名字,什么绰号,用什么武器,穿什么衣服,他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甚至他还列出三四十人,觉得他们不够资格当一百零八将中的好汉。 对于《三国演义》,他则崇拜不已,认为书中对于人物武功的铺陈,很有层次。对于书中把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黄忠、马超列为“五虎将”,他感觉最为公正。当中尤以赵子龙那种不计较、不比较、不闹情绪,只是一心辅佐刘备,令他最为钦佩。 文学书读多了就想动笔写文章。星云18岁升学上焦山佛学院,有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薛剑园教授,为他们上文学课程,还有思想开放的圣璞法师,指导他们的国学。另外还有芝峰法师、大醒法师、圆湛法师、戒如学长、普莲学长,尤其在家的教授为数更多,只是有些名字已经不复记忆了。这么多年轻优秀的师长,为他们教授数学、外文、生物学等,他一时只觉心开意解,世间学问向他蜂拥而来。“我忽然思想大开,进步神速,所以就不断向江苏省镇江的各大报副刊投稿。其中有小诗,有散文,有语体文,不但皆被录取,后来他们竟然还要请我当副刊编辑。”这对一个没有进过正式学堂的青年而言,真是莫大的鼓励。 “二十岁那年冬天,我离开了焦山佛学院,就此结束了我十年的学习生涯。”离开焦山佛学院以后,他回到宜兴白塔山大觉寺,在白塔国民小学服务不到两年,之后就到南京华藏寺,参加同学们发起的佛教革新运动。可惜因为时局动荡,已经不容许他们有所作为了。因此在得到老师允许下,他只带着简单的换洗衣服,率领70余名青年同道,以参加僧侣救护队的名义,渡海到了台湾。 初到台湾,人地生疏,幸得慈航法师送他一套《太虚大师全书》60册,以及印顺法师的著作。另外,他也拥有《印光大师文钞》《虚云老和尚法汇》、圆瑛法师的著作,还有一套《胡适文存》等等。“我坐拥书城,面聆这些大德的教益,回想这十年中,真是其乐无比”。 忙碌之余,他还抽空写作,《玉琳国师》《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佛教童话集》《佛教故事大全》…………就是此一时期完成的。《释迦牟尼佛传》和《十大弟子传》,他都是用文学的笔调撰写,尤其《释迦牟尼佛传》,曾由游娟女士编成连续剧,在八点档电视节目中播出;也曾拍成电影,在影院上映。《玉琳国师》更加发挥威力,被广播电台列为小说选播,也拍成电影,尤其勾峰先生二度编成电视剧《再世情缘》,在电视台连续播出一个多月。当时的文学家,如郭嗣汾、公孙、朱桥、何凡、林海音、高阳、司马中原等人,都跟他成为很好的文友。 “文学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未来。”星云大师如此说。 (何况)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