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行致远 奋楫扬帆启新程 ——南平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检察工作亮点纷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履职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4602件,比升1.41%,有24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14项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被最高检、省委刊物刊发推广,13个集体和40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2024年,南平市检察院顺利实现整体搬迁;建成启用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大武夷生态法治教育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法治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检察技术助力生态文明实践两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会议上作交流;承办全省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第四次检察技术工作会议,得到各方肯定,全面展示南平检察新气象、新作风、新业绩。 亮点一: 为大局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南平市检察机关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推进平安南平、法治南平建设,以高质效履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 坚决维护高水平安全。南平市检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闽浙赣皖平安战略协作,共护四省边际区域平安稳定;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批捕130人,起诉236人,对一起25年前严重暴力抢劫案报请最高检核准追诉;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惩治力度,批捕158人,起诉244人;开展打击治理涉毒犯罪专项行动,批捕136人,起诉108人;落实醉驾处罚新规,全市危险驾驶案件同比下降53.9%;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批捕298人,不起诉469人;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87.7%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一审服判率97.7%。 南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曾传红(前排左二)带队实地走访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倾听企业心声 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南平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细化实化具体举措19项,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市建立“检察+工商联”紧密联系机制,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依法严惩非法集资、洗钱、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捕66人,起诉244人;办理企业内部关键岗位人员侵犯企业利益罪案16件,帮助追赃挽损2668万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部门排查清理“空壳公司”190家;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8件,延平区检察院办理的蔡某某等3人销售假冒南孚电池注册商标案、武夷山市检察院院办理的保护茶企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均获得良好效果;开展“检察服务台企行”活动,建立建瓯闽台同根茶园生态司法协同保护基地;主动融入南平市“迎宾客”工作,通过承办全省、全国会议,综合运用生态、传统文化、未成年人检察保护等普法宣传平台,促消费促发展。 南平市检察院驻市工商联检察联络点揭牌 全面护航高颜值生态。南平市检察机关打造“五位一体”生态检察南平样本,持续开展“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建设”“闽江流域综合治理”等专项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66人,公益诉讼立案189件,督促治理松材线虫病案件入选最高检首批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典型案例;融入“武夷山国家公园综治中心联盟”建设,深化“人大+检察”监督贯通机制,服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工作成效在多家央媒报道;健全完善“检察+碳汇”生态修复机制,适用碳汇赔偿机制办理案件61件,引导当事人认购碳汇5362吨,有效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亮点二: 为人民司法 增进民生福祉 南平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为民实事。 全力纾解群众急难愁盼。南平市检察机关办理危害民生民利罪案675件,公益诉讼立案235件;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87件,帮助606名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追回劳动报酬。武夷山市检察院以支持起诉、检法联调等方式在7日内促成141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达成薪酬支付和解协议,获评全省优秀案例。政和、建瓯等地检察机关办理残疾人被不当取消低保案、被家暴妇女维权案等案件56件。光泽县检察院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在全省“检护民生”新闻发布会上作经验介绍;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南平市检察机关向95名生活困难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纾困解难彰显司法温度。 着力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南平市检察机关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强化修缮保护工作,公益诉讼立案24件。活化传承宋慈司法精神,在全国首届“重证据实、科学断案与中华法治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刑事指控体系视阈下宋慈“重证据实”观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入选2024年最高检理论研究课题。建瓯市检察院持续打造“检护建州·赓续文脉”品牌,获评福建省“最美文物守护人(团体)”;开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公益诉讼立案16件,督促修缮工农检察部旧址等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130余处,守护红色文化。 合力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南平市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重拳出击,批捕138人,起诉145人;秉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60人,对情节轻微、认罪悔罪的,不批捕26人,不起诉37人;开展校园周边行业场所、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6件;升级“夷树光”未爱联盟品牌,落实“法治副校长”“春蕾安全员”“督促监护令”“强制报告”等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亲职教育基地、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设立“人大代表+检察+职能部门+社会人士”的“检察+N”关护团,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延平区检察院建立多元保护机制成效显著,获评“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南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曾传红(后排右四)受聘担任南平一中法治副校长 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南平市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最高检“一至十一号检察建议”,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5份。顺昌县检察院制发预防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检察建议,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针对假冒“武夷岩茶”行为,南平市检察院联合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发检察司法建议,推动行业专项治理;深入开展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妥善办理群众信访1447件。全省首个“数智枫桥解纷协同链平台”落地顺昌县检察院。邵武市检察院“清单分类+强化协作”信访积案化解机制被最高检推广;选派366名检察人员担任平安指导员兼生态法治联络员,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亮点三: 为法治担当 维护公平正义 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南平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三个善于”引领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南平市检察机关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835件,批捕1598人,起诉3688人;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规范化运行,监督立案51件、撤案361件,纠正漏捕、漏诉214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98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提出刑事抗诉,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9件。延平区检察院通过自行补充侦查,纠正错误定性、追捕追诉,依法办理郭某某等3人聚众斗殴案,获评全省优秀监督案例;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审查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701件,监督纠正执行不当案件99件。对厦门监狱开展交叉巡回检察,对全市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全覆盖,监督纠正监管执法不规范问题223个,促进严格依法监管。 由南平市检察院组成的福建省检察院监狱交叉巡回第五检察组对厦门监狱开展交叉巡回检察 依法惩处职务犯罪。南平市检察机关强化监检衔接,对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起诉55人,其中原省管干部3人,协助监察机关追赃4000多万元,移送违纪违法线索5条。起诉金融、医药、粮食购销等领域职务犯罪15人。南平市检察院成立第七检察部,专门负责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立案4件4人。 精准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南平市检察机关坚持监督纠错与维护裁判权威并重,办理各类案件568件。对具有纠偏引领价值案件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3件,已判改5件,对审查后不支持监督申请的63件正确裁判;强化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90件,采纳率100%;推进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提出检察建议89件,采纳率100%。建阳区检察院联合法院有效化解一起历时10年的恶意逃避民事执行案。建瓯市检察院办理全市首例虚假仲裁执行监督案,入选全省民事检察典型案例。南平市检察院与南平市总工会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制度,打造“绿宝工程”,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南平市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918件,对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87件。围绕房地产、自然资源、道路交通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提出检察建议223件。浦城县检察院与人大常委会建立贯通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美化人居环境;坚持“一案三查”,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15件,延平区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化解黄某与某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争议案,促进案结事了政和;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对不起诉但应给予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330件,已有302人受到行政处罚,做好“不起诉”后半篇文章。 规范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南平市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15个法定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45件;深化军地检察协作,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开展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监督,办理案件57件,督促相关机关清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数据3万余条;做好检察建议与提起诉讼的衔接,通过磋商、检察建议解决645个公益损害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4件,法院支持率100%;用好“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收集线索98条,立案89件,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享”公益保护新局面。 亮点四: 为队伍赋能 锻造过硬铁军 南平市检察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开展“强党性、铸铁军、建新功”行动,一体加强政治、业务、纪律作风和基层基础建设。 政治建检强党性。南平市检察机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员学习培训。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深化拓展“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和“品质南检·清和”行动。 从严治检铸铁军。南平市检察机关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课、读书班、专题研讨、案例剖析等方式开展学习研讨和警示教育102场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配合最高检对省检察院党组、省委对市委巡视工作。支持驻院纪检监察组履职,定期开展专题会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梳理廉政风险点123个,完善防控措施290条。 素能强检建新功。南平市检察机关用好“品质南检讲堂”、青年干警论坛、检委会领学等平台载体,健全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推进人才强检战略。开展理论研究、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百案评庭等230场次,培养“全科检察官”和融合履职团队。8人获全省业务标兵、全国业务能手等称号,12人入选省级以上检察业务专家、人才库,8个集体或个人获评全省优秀办案团队、办案检察官,71篇调研文章获《人民检察》等刊物发表或省级以上表彰,理论研究成果位居全省检察机关前列。 深化改革促发展。南平市检察机关落实《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完善检察官办案权力清单。推进“五好”基层院建设,持续完善挂点联系、对口指导、蹲点调研等机制;加强两级院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结合南平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绿色+红色+青色+古色+茶色+N”品牌矩阵,“夷山带水·检护青绿”获全省优秀文化品牌;落实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决定和一体抓实“三个管理”部署,推进高质效办案;研发和推广使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5个,初筛线索120条,监督成案59件。松溪县检察院研发的2个模型被最高检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推广应用。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南平市检察机关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参与检察活动67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7条;坚持与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常态化做好案件查询、咨询、阅卷等服务;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参与办案和检察开放日等活动670人次;打造“朱子爷爷普法小课堂”“潭检演播厅”等特色栏目,发布检察信息和宣传6490条,在全省会议上作普法工作经验交流。 奋勇争先,干字当头。南平市检察机关将在新的起点上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奋楫笃行,全力服务保障南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熊斌)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