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1-14 12:48:56

省建新医院探索多元教育手段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省建新医院探索多元教育手段————

执法行医,让司法温情可感可视

省建新医院关押着全省监狱重病服刑人员,押犯结构复杂、身体基础差,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多重艰难。对于住院病犯这一特殊服刑群体,应如何进行改造?多年来,省建新医院民警职工始终坚守“执法行医”的工作职能,结合医院监管医疗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多元教育手段,为特殊群体重塑人生注入强大动力。

解开心锁的“钥匙”

思想教育是病犯改造的核心任务。省建新医院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手段和管理规范实践,让许多病犯逐步转变思想观念。

“他们最焦虑的还是自身疾病的治疗,服刑人员身份与病人身份相叠加,使住院病犯的内心更加敏感。”民警说道。因此,省建新医院结合病犯的特殊性,开展“知恩、感恩、报恩”修心教育,将思想感化与心灵抚慰相结合,引导病犯重新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家庭造成的伤害。

“警官,我想女儿了,可她不一定会来见我。”“那你把想要跟女儿说的话都写下来,在信中告诉她‘爸爸很爱你’。你也要积极治疗改造,争取早日出去跟女儿团聚。”服刑人员黄某因犯诈骗罪入监服刑,但服刑前就患有尿毒症,需接受血透治疗。由于犯罪,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支离破碎。在民警教育引导下,黄某开始书写家书,在一封封家书里忏悔罪行、反思过错、讲述对家人的思念,思亲情绪得以缓解。

在教育过程中,医院还以开展好书分享交流、观看感恩主题影视等方式,让病犯深刻感受亲人、社会和法律对他们的包容和期待,让他们学会珍惜现有的治疗改造机会,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安心接受改造。

触及灵魂的“工程”

“致乐以治心”,“乐教”是改变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维护社会秩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现代美育教育理论来看,寓教于乐是教育、陶冶一个人比较有效的方式。因此,省建新医院创新开展“音乐疗法”,结合病犯身体及改造实际,选取改造主题音乐,通过主动聆听、音乐想象引导以及肢体即兴创作式疗法等手段,缓解消极情绪、辅助病犯改造。

“做动作时,心要静,感受音乐旋律,手部动作慢慢跟上。”会乐理知识的民警在治疗改造之余,教授病犯手势舞,丰富改造生活。许多病犯在音乐疗法课程后感慨:“音乐让我想起了家人,也让我觉得内心的伤口被慢慢抚平。”

规范行为的“指南”

为帮助病犯增强基本生活礼仪意识,省建新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一系列行为礼仪规范和内务卫生管理细则。这些规范涵盖言行举止、衣着整洁、文明用语等方面,帮助病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内务管理方面,各病区内务卫生实行“定人、定物、定铺、定位”的定置管理,要求病犯每天保持责任区干净整洁。同时,开展“文明病房”评比活动,通过榜样示范和激励机制增强病犯的内务管理意识,督促病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仪表整洁。许多病犯通过这一过程,从懒散、消极转变为自律、自信,为他们重返社会奠定了生活自理和良好习惯的基础。

(潘雯君 章蕴)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