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监狱第六监区举办“诗词促新生”教育活动———— 诗意救赎,迈向光明未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7日讯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新年伊始,一场别样的“诗词促新生”教育活动在武夷山监狱第六监区徐徐展开………… 在高墙内这方特殊天地,武夷山监狱第六监区民警化身文化使者,以诗词为砖、诗意为灯,为服刑人员筑就新生之路。 诗韵沁心 涤荡灵魂 诗词大讲堂内,管教民警带领服刑人员与古人“对话”————从诗词的平仄韵律间,挖掘古人修身内省的智慧;以古典审美为镜,映照出服刑人员内心的荒芜与渴望。 针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改造消极的服刑人员李某,民警巧用提问抢答方式,激发其参与热情,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唤醒其对回归社会的向往。 借“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传递亲情温暖,触动心底的柔软;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培植爱国情怀,驱散精神阴霾…………许多像李某一样酷爱诗词的服刑人员,每一次课后都有明显的转变,这便是诗词力量的有力见证。 诗海扬帆 探寻正途 一些服刑人员的心灵仿若迷途之舟,囿于过往认知,难寻方向。第六监区管教民警深知其苦,在解读诗词故事环节,从法治教育的角度入手,以古人跌宕人生为帆,引领这些服刑人员冲破迷茫雾霭。 十八分监区服刑人员吴某曾有着体面过往,面对刑满的人生岔口,他满心彷徨。课堂上,民警借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之语点化吴某:困境不过是人生序章,过往亦能化作新生基石。这如醍醐灌顶,让吴某领悟到人生多元可能,重拾改造信心。 诗声唤志 迈向新生 当诗词朗诵之声在监区回响,那是灵魂的呐喊,是重生的誓言。第六监区服刑人员江某一度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吟诵中泪湿眼眶,往昔过错似荆棘刺痛心房。 课堂上,民警适时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开导,劝江某放下过往、珍视未来。同时,民警还以“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鼓舞服刑人员:只要心怀希望、积极改造,人生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翁晟 陈平)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