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谋划强部署 全力推进抓落实 ————晋江法院磁灶法庭党建引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6日讯 先后获评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系统十佳法庭、福建省首批“最美法庭”,荣立集体二等功,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亮丽成绩的背后,是晋江法院磁灶法庭推进“党建+审判”双融互促的生动实践。 党建工作是人民法庭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做好人民法庭工作的动力和保障。近年来,坐落于“中国陶瓷名镇”晋江市磁灶镇的磁灶法庭,坚持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审判执行工作发展的“源头活水”。 重塑魂,铸就稳固“压舱石” 2024年3月20日,磁灶法庭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全庭干警正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法庭党支部书记李金玲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条例》的内容,并提出学习重点。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磁灶法庭始终深化干警作风能力提升,厚植干警“学”的根基,立起“严”的标尺,形成“廉”的习惯,为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与纪律保障。 厚德崇法,持正守廉。为筑牢“防腐墙”、敲响“廉洁钟”,磁灶法庭以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廉洁司法教育手段,增强司法廉洁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每周召开廉政例会,促使干警“对比先进找差距,自加压力学典型”。深度融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枫桥法治文化走廊,开辟廉政文化墙,使每个干警时刻感受到“警钟响在耳旁,监督就在身边”。 “通过抓好党建,引导广大干警正确认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更加自觉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肩负起‘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全国人大代表蔡金钗受邀调研磁灶法庭时高度肯定。 深耕心,点亮为民“暖灯塔” 2024年3月,磁灶镇苏村陈阿婆主动帮邻居打扫卫生,不慎从三楼摔至二楼,导致骨粉碎性骨折。陈阿婆想起诉,但卧病在床,其老伴到磁灶法庭立案窗口请求帮助。 磁灶法庭第一时间开启诉讼服务绿色通道,携带相关立案材料到陈阿婆家,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同时,还联系磁灶法庭党支部结对共建对象磁灶镇苏村党总支,邀请苏村妇女主任、网格员参与现场调解。经过法官和网格员、妇女主任的耐心劝解,双方就责任分担、赔偿比例达成一致,当场签署调解书并履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如何把党的建设融入人民法庭工作方方面面,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成效?磁灶法庭努力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工作模式,即前移纠纷化解端口,多元联动解纷。面对像陈阿婆这样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时,法庭主动作为,将服务“窗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让司法温暖春风直抵民心。 注重联动服务与党建发展相融合。磁灶法庭与磁灶镇苏村总支部委员会签订“党建+”邻里支部结对共建协议,设立邻里微法庭,立足晋江“智慧网格”信息平台资源,积极探索“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委托各村居网格调解员参与调解、辅助送达、固定证据、督促执行,实现“人在网格中管理,事在网格中化解,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大大丰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枫桥经验”内涵。 注重精准服务与党建发展相融合。2024年11月,磁灶法庭会同磁灶镇党委政府、晋江市建陶行业协会、磁灶商会等,举办“磁灶陶瓷”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座谈会,精准服务地理标志商标和区域品牌保护;联合磁灶镇党委、政府持续开展“崇法兴商 乘‘枫’启航”法商法治大讲堂,精准辖区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在世界文化遗产“磁灶窑”窑址设立司法协同保护工作站,精心守护世遗家底。 注重延伸服务与党建发展相融合。磁灶法庭借助全国首辆“流动的红色法庭”,精心打造联系群众新载体,在家门口为群众释法析理,有效延伸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点大埔村设立法官工作室,指派法官定期开展法律“门诊”,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打完官司。 树标杆,锻造司法“金名片” 2024年2月,为有效化解多发易发的劳资纠纷,磁灶法庭将诉前指导和矛盾化解职能延伸至基层的最前沿,在磁灶镇基层治理中心设立“燕萍法官工作室”,由杨燕萍、蔡燕萍两位法官下沉基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等部门,共同构建上下互通、左右联动的矛盾调处工作体系和基层治理新格局。据统计,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诉前指导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前端矛盾解纷成效明显。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近年来,磁灶法庭牢固树立“奋斗有我,实干争先”鲜明导向,以“燕萍法官工作室”为抓手,以开展典型领跑活动为契机,通过办理一件典型案件、写出一篇优秀文书、观摩一次优秀庭审、发表一篇优秀文章、开展一次特色宣传的“五个一”建设活动,不断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营造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生动局面。 敢为人先,创新不息,方能立于时代潮头。为把晋江人民“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精神融入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创建工作,以更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助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磁灶法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探索成立全市首家法商诉调工作室,“以商会商”对话模式化解涉企纠纷。依托超五百亿元建材陶瓷产业集群优势,设立陶瓷行业协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并作为晋江样本推广至伞业、泳装等行业领域。创新总结提炼“陶成”四步调解工作法,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司法审判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持之以恒固本强基、完善机制、汇聚合力、创新品牌、压实责任,进一步探索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把党建工作往心里做、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助推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晋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洪志强说。 (詹旋江 杨燕萍)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