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7日讯 在安溪的西部边陲,层层叠叠的茶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就在这片如诗如画的茶乡大地上,有一群人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就是安溪县公安局祥华派出所的全体民辅警。 “我们所距离安溪县城约78公里,开车得花上1.5小时,是安溪距离县城最远的派出所,却也是守护茶乡平安的坚固堡垒。”安溪祥华派出所所长说道。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着“百姓过节,警察站岗”的承诺。 在安溪县祥华乡白坂村,福建慈顺夫人茶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热闹非凡,茶香四溢。公司的当家人王先生来自北京,2008 年他初到安溪,就被这里的山水人文深深吸引。2009年,他走进祥华佛耳山,瞬间被那独特的生态环境“勾”住了心,2020年便毅然在此创办了茶叶企业。 可前段时间,王先生却碰上了件棘手事儿。原来,他想给企业的5位制茶师傅申请祥华乡茶叶人才资格认定业务审批,其中政审材料这一关却把他难住了。安溪祥华派出所的民警们得知消息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加班加点,仔细梳理各种资料,一路 “绿灯” 为王先生办理政审业务。很快,民警就将政审材料送到了王先生手中,还贴心地嘱咐:“这是您厂里制茶师傅的政审材料,您收好。拿着这个,就能去乡政府办理下一步审批啦!” 王先生激动得不行,紧紧握住民警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该咋办!” 安溪县祥华乡是茶的王国,现有 80 多家经营注册茶企业,其中7家是外来企业,200多名职工在这里逐梦。为了让这些企业安心发展,祥华派出所常常主动联系市场监督管理所和各个企业,不仅把流动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深入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难题。 “老詹,今天有没有村民带明火上山啊?”2024年12月21日,冬至前夕,佛耳山脚下寒风呼呼地吹。安溪祥华派出所的吴警官和往常一样,带着护林员们在山林间巡逻向护林员老詹问道。“没有呢。有几个村民带了金纸想上山,我都让他们把金纸和明火留在车上了。”老詹认真地回答。 每年冬至,是村民们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山林防火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安溪祥华派出所全员出动,加强防火巡逻,在山区主要入口安排护林员站岗,引导村民文明祭祀,严禁携带明火进山。 安溪县祥华乡林地面积达30万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83.3%,在全县排名第二。为了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祥华派出所积极参与 “林长制”“河长制” 工作。全所民警化身河长、林长的 “专属巡逻员”,和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巡河、护林行动。 同时,安溪县祥华乡组建了一支护林 “梦之队”。36人的护林队伍和30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时刻守护着山林8个望台像 “千里眼” 一样,密切监视着山林动态;16 条巡山路线,确保每一寸山林都能被照顾到。祥华派出所用行动诠释着 “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让这片山林始终生机勃勃。 1月25日,在安溪县祥华乡旧寨村,村民老陈和邻居小陈因为土地权属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双方情绪激动,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接到报警后,安溪祥华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先把老陈和小陈分开,然后带着两人来到村里充满茶香的调解室。调解室里,茶香悠悠,民警和调解员一边泡茶,一边耐心地听双方诉说。他们还请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忙调解。在茶香的熏陶下,老陈和小陈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开始心平气和地商量。最后,两人终于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祥华乡作为安溪铁观音的主产区,茶文化底蕴深厚。祥华派出所巧妙利用这一点,以茶文化调解室为阵地,做好 “矛盾化解加减法”,把 “枫桥经验” 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做 “加法” 强化叠加效应上,派出所精心挑选了一批退休教师、村干部当驻所调解员。这些调解员跟着民警一起工作,不断提升调解能力。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当地的了解,从源头上防止矛盾升级,让调解更有公信力,大大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做“减法” 减控矛盾增量时,派出所会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情况分类处理。简单的纠纷,驻所调解员当场就能解决;复杂一些的,就联合乡政府等部门一起处理;对于分歧大、难调解的,就引导当事人走司法程序。同时,他们还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信息,邀请人大代表、乡贤等来监督调解,保证调解公平公正。 (本报记者 叶华南)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