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里,横卧着历史。 春节,时光停靠的码头。春节里,我喜欢重读旧书,或淘旧书,它让年味历久弥香。 旧书摊,它在城市一隅,发出古铜一般的温润光芒,那是时间凝聚成的琥珀之光;或者,它在城市暗处,灯火阑珊中,抚慰温暖着精神深处嗷嗷待哺的心房。 每当我去一座城市,我喜欢去拜访这个城市的旧书摊。旧书摊,它是城市的故人,是蜗居在心里盘根错节般关系的老亲戚。 有年春节期间去北京,这座北方都市,春节里的大街突然之间显得空旷,北京的友人告诉我,倦鸟归巢的都市人,从栖息都市的大树上飞回东西南北的故乡过年去了,或是在灯火可亲下与家人闲坐团聚。一座城市,它要多少年才会成为心灵里的故乡? 春节里的一座城,灵魂落地处就是故乡。北京著名的潘家园旧书市场,是爱书人风尘仆仆穿越万水千山后的古老故乡,是爱书人的行囊。春节期间,北方的晨曦还没打开,潘家园旧书市场早已经人流熙熙了,全国各地的旧书爱好者、书藏家纷纷涌向这里,蝴蝶一般采集花粉,他们用塑料袋提、用双肩背书包背、用拉杆行李箱拉、用麻袋装…………来来往往的淘书人,把时间托付给旧书市场。在一些发黄的旧书上,有读者摩挲过的痕迹,有的纸张已变得薄脆,书页翻动之间似有簌簌而落的尘灰,浮想起当年那些经过书中的读者,而今购买后成为自己所有,会暗暗感叹流水落花岁月里,读者与读者之间神秘的相逢。在这里,我看见老派气质的读书人面目庄重、神情笃定,淘书的“书虫”们见到一本心仪宝贝之书后眼里放出的光芒,也看到一丝不苟的摊主们把图书分门别类后码放得整整齐齐,一些比较矜贵的古旧书籍还被摊主们仔细包上塑料套膜,防止擦蹭损坏。在这里,旧书市场不仅仅卖古书旧书、绝版书籍、碑帖拓片、中外文旧报刊、连环画、年代票据、磁带,还有时光老码头上那些当年的“顶流”明星照,满满的回忆贮留在这里。 我在潘家园旧书市场购买了几个民国作家的旧书。比如周作人的《雨天集》《泽泻集》《风雨谈》,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台静农的《台静农散文选》,废名的《少时读书》…………买这些书回家后,我把它们郑重地放入书橱,藏书的添增也让我的书房增加了心上的重量。夜里柔和灯光下,捧读这些老先生们的文字,我一头埋入光阴深水,沉浸式进入书中描述的大千世界。有天晚上我读了林语堂、胡适的文章后,忍不住披衣起床,去与本城的忘年交柳先生交流读书体会。经过一个黑漆漆的小巷时,想起老先生们在书中的幽默谈吐,扑哧一声乐了,路灯也在一瞬间亮了,他们也依次走来,各种神情各种姿态:蔡元培、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傅斯年、辜鸿铭、梁实秋、闻一多、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郁达夫、鲁迅、周作人…………他们的长衫下裹着的,是一个看起来孱弱的身体,其实他们内心强大。那个年代雕花的木窗前,我看见他们抖动长衫,铺开信笺,写下云中书,温暖故人心。他们用皮肤上的冷暖、骨心里的坚毅、目光中的悠远、人性中的从容、精神上的传承,成为时代的传神封面。那天晚上,我以微醺的心情来到柳先生门前,突然又转身返回了,我不是担心去打扰了柳先生晚上10点上床的休息习惯,而是我在途中的冥想已经尽兴了。 有年春节里的一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我在床前灯下读萧红的《生死场》,这是我在本城旧书摊吴大哥那里用6个馒头的价格购买的。记得吴大哥那天从书堆里抬起头来,扶了扶老花镜说:“你随便给几个钱,或者拿去看就是。”但爱书之人,是要掠为己有,都蹦跳着收尽天下好书的野心。中年时再读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我似乎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她那一颗飘荡的灵魂,从异乡逃往到异乡的旅途,从漂泊飘向漂泊的人生,更让我着迷的是她那飞蛾扑火般的几次爱情。在爱情里,她失血过多,4个男人,就是她拼命想抓住的4根稻草。我看过萧红的许多老照片,这个有着一双谨慎戒备眼眸的浓眉女子,目光里透出的是荒凉,这竟成了她命运的注脚。如果萧红还活着,她今年就114岁了,可惜,她没有一个孩子来延续着她的生命,延续她生命的只有文字。中年人生,我走进萧红这颗孤独受伤的灵魂,走进了她庞大的文字世界,我看到了她还在天幕的星斗中,对人世间眨闪着无限温柔爱恋的眼睛。 我读书,有时也带功利性,比如要从书里实实在在获得什么教益收成,这与商人不做赔本买卖差不多了。我感觉这样太势利。还有,我也常常浏览当下的畅销书发布榜单,网购回来后,却又有很多失去了耐心读不下去,感觉没有推销语上说的那么好。或许,书与人的相见,也是一种心流漫漫之中的磁场相吸。 山河故人亲,旧书老衣暖。我从旧书摊上淘得的这些旧书,经过了岁月河床大水走泥后的沉淀,阅尽沧桑世事后的万物洞明,看遍繁花落尽后的老树绽新芽。今年春节期间,我与很多旧书再度相逢了,对它们的阅读,是久别重逢,是尘缘未了,是温情相拥。 (李晓)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