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庆是味蕾最大的狂欢。童年时,对年节充满的期待与盼望,想来很大成分源于对美食的期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唯有节庆才有的传统美食和丰盛佳肴,是难得的美味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满足。元宵节作为新年的第一个盛大节日,既延续着春节的余温,又酝酿着新岁的希冀。当火树银花渐次熄灭,年节的喜庆逐渐褪去,舌尖上的回味却经久鲜活。 家乡的元宵节以素宴为主。正月初一、十五茹素的传统,既是对天地的敬畏,亦是对肠胃的慈悲。素食以素朴的食材经巧手点化,在青瓷碗盏间绽放出别样美味。素食亦是美食,有汤圆、油炸果,还有家乡最具特色的长命菜。吃元宵,即吃汤圆,是全国各地普遍的。手工汤圆是永不褪色的记忆,糯米浆经石磨细细碾磨,在棉布袋中沉淀出传统手艺的洁白与温润。祖母常说:“汤圆要捏得圆满,日子才能过得周全。”芝麻红糖馅、花生白糖馅裹着世代相传的期许,在姜汤里浮沉,氤氲的雾气中,我看见母亲鬓角沾着糯米粉,将团圆的心意揉进晶莹剔透、热气腾腾、冒着香气的汤圆里。 真正令我魂牵梦萦的,是那两盘碧玉般的长命菜。长命菜是小众的,这道承载着农耕文化、语言谐音、祈福传统和宗族观念密码的佳肴,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祈福方式,虽没明确的由来记载,但这一习俗植根于家乡百姓中,代代相传,是家乡元宵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小时候,元宵节晚上不吃长命菜等于没过节。长命菜即整棵含根须的菠菜和葱,根须纤毫毕现,宛若家族绵延的图腾。长命菜做法简单,菠菜、葱整棵洗净后焯水,既要保住根系的完整,又要留住茎叶的翠色,焯熟后起锅,把水分沥干,把须和经折成拳头长短,用尾处在折的中间捆扎紧,摆盘,再用柴火灶的铁锅里熬出琥珀色的浓稠秘制浇汁,香菇吸饱山岚,葱油裹挟着烟火。上桌时长辈说,“吃了葱,你们就更聪明了,吃了带须的菜,就可以活到头发黑,胡子白”,于是“聪慧”与“长寿”在碗碟间碰撞,青葱拌着期许,将生命的隐喻嚼出了清冽冽的甜。吃长命菜的习俗寄托对健康长寿、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与家庭团聚、祈福活动相结合,也是对家庭幸福和健康的重视。长命菜的根须象征着家族的根基稳固,长命菜也寓意着家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其实,这道菜的意义胜过滋味本身。孩童时总嫌菠菜微涩,葱白不够可口,殊不知那些被我们囫囵咽下的根须,早已在血脉里扎下文化的根茎,那深耕记忆里的家乡美味,早已化为经年不散的乡愁,在时光里愈发醇厚。离乡二十余载,超市冷柜里的速冻汤圆再精巧,终不敌记忆里那碗带着石磨纹路、手工制作及亲情乡情的温热。他乡的元宵宴纵然琳琅满目,却再难寻见离世亲人及整株葱与菠菜温暖的身影。 去年立春,我在阳台种下几株菠菜。当嫩叶初展时,仿照母亲的手法折茎捆扎。沸水翻腾间,忽然懂得为何这道菜必须整株烹制,那些不去除的根系,恰似游子剪不断的乡愁;完整保留的形态,是对生命本真的虔诚礼赞。我仿佛看见故乡的元宵灯火,在菠菜叶脉间明明灭灭。 如今,再难觅石磨吟唱、柴锅炊烟、葱须素欢。但有些味道注定要在记忆的瓮中封存,等待某个圆月之夜悄然启封。当城市霓虹模糊了星月,我总会取出那套珍藏的青花碗碟,将文化基因里的密码,悄悄说给新发的青葱听。 (黄秀珍)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