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13日讯 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被誉为 “世界石雕之都”的小城 ———— 惠安。这里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其精湛技艺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一尊石雕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堪称 “中华一绝”。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石雕产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成为摆在惠安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惠安县公安局主动扛起生态保护的大旗,立足公安职责、生态需求和发展大局,大胆探索“生态 +”行动,创新推出生态警务机制,以生态协同治理为核心,聚焦生态环境要素管控,全力凝聚起生态共治的强大合力,将治安防控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处绿水青山,让 “全警管生态” 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在石雕企业中播下“护生态”的种子。 在惠安的每一位生态警长,都是守护生态的“急先锋”。2月10日,赤湖森林派出所的何副所长走进一家热闹的石雕企业。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工人们专注雕琢的身影。何副所长找到企业负责人王老板,脸上带着微笑,轻轻翻开手中的宣传册,语重心长地说:“王老板,生态保护可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咱们石雕产业如今发展得红红火火,可要是环境被破坏了,子孙后代拿什么来发展?就说企业生产产生的石粉、废水,要是不妥善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现在有好多环保新技术,不仅能把废弃物变废为宝,还能帮企业降低成本呢!”在何副所长耐心细致的讲解下,王老板如梦初醒,当即承诺会积极配合环保工作,为守护家园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在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生态警长们更是勇挑重担。惠安赤湖森林派出所的李副所长负责一处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2023年11月,他初到矿山眼前的景象令人痛心:山体荒芜,植被严重受损,仿佛是大地上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多年来,为了找到最适宜的植被种植方案,李副所长四处奔走,联系林业科研机构,虚心向专家请教。经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种植适应性强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稳固土壤、恢复生态。 种植期间,李副所长每天都早早来到现场,监督指导施工。有一次,施工人员为了图方便,想要简化流程,李副所长立刻严肃制止:“这可绝对不行!每个步骤都关系着植被的存活,关系着生态能不能真正修复,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来!”在他的坚守下,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几个月后,奇迹发生了,曾经荒芜的矿山渐渐泛起绿意,那道伤疤正在慢慢愈合。 惠安县公安局的努力不止于此,他们还积极助力石雕企业转型升级,联合多部门深入企业,出谋划策,鼓励企业引进现代设备,研发除尘、节能减噪技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纷纷投身生态修复和资源再利用的行列。如今,惠安全县年均处理石粉泥水达30万立方,一个个石渣石粉及石材废弃物再利用的环保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惠安,“全警管生态” 不再是一句口号,“石企护生态” 也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惠安县公安局用“藏青蓝”,精心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绿”,为石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固防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生态的使命担当,推动着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与绿色发展,让石雕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在这里完美融合,共同绘就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本报记者 叶华南)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