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2-24 11:56:43

长汀:千年脉动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长汀,一个名字里就带着湿润与诗意的古城。多年来,我一直对她心存向往。终于,在一个春末的清晨,我如愿来到这片古韵悠悠的土地。

汀江、古城墙、店头街、卧龙山、济川门…………这些山、水、巷弄、古宅、城墙,承载着长汀的美学气息。早在千百年前,它们就一同撰写了属于长汀的故事,每一个字符都在古城自由地穿行。

长汀的墙,以砖的方式铺展。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至今,它们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坚固与庄重,那沉淀的记忆在长汀是厚重的、深远的,而从墙体延伸的脉络,则让我肃然起敬。岁月如同一位巧手的工匠,细细雕琢着这座古城的轮廓,诉说着往昔的烽火连天、商贸往来、文人墨客以及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宛若一位位温婉的女子,款步而来,环绕着古城的更迭、沉淀、升华、凝固,一块块砖石就是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文章啊!当我轻轻触摸着这些砖石,倾听着古城脉搏的跳动,岁月呐!你见证了城墙历史和文化的沧桑变迁,也见证着长汀的坚韧与梦想。

我是大地上自由行走的花儿,游历过近四十个国家和国内众多城市,从未见哪个小城门楹上的春联,如此执着地固守着毛笔书写的传统。那支古笔,走向日常,把古城灿若繁星的文脉描绘得淋漓尽致。刹那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上官周、华喦、黄慎、伊秉绶等汀籍书画巨匠的身影,他们正穿过历史的帷幕,向我们走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精神,本就是客家人心中一条无形的纽带。况且,张九龄、文天祥、宋应星、纪晓岚等文人墨客也曾纷纷驻足于此,都以如椽巨笔为长汀的山川风物写下流传于世的诗篇佳作。这座隐匿于群山怀抱之中的“百越文身地”,一直独自地、静静地绽放着她的美丽。还好,我没有错过她的美。

诚然,是来来往往于时光里的人,赋予了汀州这一片山水灵气和韵味。

沧桑,古朴,典雅,悠远,流淌着涓涓诗意。或许,历史上有多少璀璨是从这里被点亮的,就有多少历史在这里被尘封、被湮没。我不知道,需要吟诵多少遍“汀州古城韵千年,历史风华映眼帘”,才能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敬仰。

长汀的巷,很深,深得让时光沉醉。巷中有巷,巷中有宅,宅中复有巷。我漫步于巷弄间,轻触每一处细节。是的,时光包罗万象————古宅、流水、小桥与青石古道,麻雀、蝴蝶抑或是游客的爱犬,他们都是一群活的文字,陪我一起,在长汀古城的脉搏中缓缓行走。沿着巷的曲折,蜿蜒探寻巷的秘密,心中的思绪也洒落在崎岖难平的青石板里…………

长汀的街巷守着静谧,也敞亮着烟火。

“店头”,客家话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商铺。店头街是一条四五百米的老街,雕刻、理发、茶楼、酒肆、竹编、装裱等各种行当应有尽有,在这幅生动的市井风情画中,生活的烟火气息与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正当我和闺蜜惬意地沉浸在飘散着阵阵美食香气的店头街中段,天空竟然下起阵雨。仓促间挤进一间小店避雨,淳朴的店主不仅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还贴心地端出自家熬制的姜茶,那微微辛辣且带着清甜的姜茶汁,经由舌尖,缓缓流向心田,暖暖的…………

多年前看过影星成龙将他收藏的一栋徽派古建筑捐给长汀时,那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是长汀?踏入2013年重建的卧龙书院那一刻,心中就有了答案。卧龙书院是典籍记载以来汀州城内最古老的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然而,世事无常,历经战火洗礼,书院的原貌已难觅踪迹。但,战火焚毁的,只是物质的外壳,却无法摧毁文化的根脉与精神的传承。我想,成龙先生将古建赠予此地时,定然也是被长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的力量所深深打动。

汀江的水,静静地流淌,清澈的波光映照着历史的沉淀。天下水皆往东流,唯有汀江水独向南,汀州古城因汀江水的独特流向,如同丝带轻系腰间,生动得像一幅淡雅的水墨,引人遐想。

踏着一串串足迹水印,我们乘船寻梦古城,悠然自得地漂荡。咦,那尊塑像不是宋慈吗?画舫的灯光与成为汀江的水面相映成趣。这位世人熟知的大宋提刑官,世界法医学的鼻祖,他担任长汀知县时,开辟汀江水路,引潮盐入汀,造福一方。我们是幸福的,可以与宋慈同望一条江,共赏这片山水。

汀江不仅见证了长汀的自然美景,更孕育了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客家精神之魂。汀江航道的开通,客家人开始从山区走向了五大洲。“客家首府”,这一称谓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长汀在客家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而眼前的汀江,正是全球八千多万客家人的母亲河。在汀江的波光粼粼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的历史风云与生活日常,那景象,既近,又美。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那句流传了近百年的话,此刻一直在我心中回响。他盛赞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山城————湖南凤凰与福建长汀。凤凰的美我已亲身体验,如果就景色而言,长汀的美一点都不逊色。但我觉得从人文的角度来看,长汀的纯粹,让它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宁静与安详。

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丁屋岭,遇见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桃花源之后,我更坚信,听闻不如去经历。那坚固的原生态,隐匿了一个古老的客家流逸族群。路过的村民友善地打着招呼,尽管听不懂方言,但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自然。回想这几天在长汀所接触的人和以往我所认识的那些长汀的朋友,有一个词语————质朴无华,瞬间占据了我所有的表达欲。毛主席的诗词“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描述,以及抗战时期长汀父老以真诚和淳朴接纳了全体厦门大学师生的事迹,这些早前书上了解的关于长汀的一切…………今天,站在这片土地上,所有冰冷的知识都变成了具象的温暖和美好。

当我登上济川门城墙顶,倚栏远眺,视线所及之处,长汀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不禁让人想到古人那悠远的诗句:“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此时,一只白鹭掠过江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的身姿掠过城头,如同跳跃的音符。我的目光随着鹭,消逝在风中,同它一起飞翔,穿越时空的界限,感受长汀千年的脉动。

(陈冬梅)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