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3-03 13:58:27

故乡漫步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打了几个电话给母亲,叫她到城里来住,可是母亲说,她不想离开老家,那儿挺好的。

我的老家在石扁头,前对九十九岽,后靠仙岽峰,地形狭长,凹凸不平。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土楼错落分布,高大雄伟,风光秀美。

许多年前,石扁头还是湖坑镇南江村一个偏僻、贫穷的自然村,村民仅靠一点薄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年,村民们种下了层层叠叠的希望,收获的却是曲曲弯弯的寂寞。

上周日,邻村“做大福”,母亲说,亲戚邀请做客,正好无事的我决定顺便回一趟老家。

那天,天空湛蓝,阳光和煦。车子一路疾驰,不久之后进入了南溪土楼群“十里画廊”的地界。山,还是那样的山,静穆,起伏,绿得逼眼。摇下车窗,风迎面袭来,是曾经熟悉的气息。放眼望去,沿途高低不一、形状不同的房子早就变了样,从旧变新,从土变洋。我有些诧异,记忆中的村庄模样,竟显得有点隔膜与疏离。

到石扁头了,下车。一条铺着鹅卵石子的小路,熟悉却又陌生,弯弯曲曲的,像大地画了一个变形的“S”,踩在上面,让人倍感亲切。

经过东昌楼时,只见几个陌生人在里面品茶聊天,我问旁边的小妹,才知道他们是自驾游的客人,从广东前来体验土楼民宿。东昌楼位置幽静,风格独具,对于上班族而言,在周末,到此寻一间小房,远离城市的喧嚣,追寻宁静与惬意,不失为一种睿智的选择。

夕阳西下,斜斜的红光照在山岗,照在村庄。刚卖完几百斤柿子的阿胜,迎面闪了出来。我叫上他一起到健身步道走一走。这条由黑砖砌成的步道,有一千多米长,从石扁头延伸到黄金坝。俩人一边漫步,一边不着边际地聊着,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喜欢散步的村民。

不知不觉间,夜幕开始降临。母亲打来电话让我回去吃饭。一到家,就看到她早已把饭菜、碗筷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了,而且菜都是我喜爱吃的。心情大好的我,让阿胜陪我喝上几口小酒。

吃完晚饭,已是暮色四合,天上挂着的圆月好似一个鹅卵黄。溪岸、步道挂着的彩灯,已经亮起,或红或白或绿或紫,给夜色增添了一重迷人的色彩。

村尾的黄金坝,当属南江最美的地方。借着酒意,我和阿胜慢慢来到振南桥,只见前面五颜六色的灯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显得迷离妖冶。溪岸边依地势而建的土楼,在霓虹闪烁的光影映衬下,越发显出神奇壮观的姿容。溪水“哗哗”直流,上下折叠,像施魔法一样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幻化成绮丽的图案,一路腾跃,一路歌。远看黄金坝四周,雾霭朦胧,烟气漂浮,像氤氲着一层缥缈的仙气。我想,若是古人在此,不知会不会萌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冲动?

在一转角处,蓦然听到有人叫我,原来是苏阿婆,她刚在农民公园跳舞,大伙散了,她也回去。看到已经七十多岁的她身体依然这么硬朗,我真替她高兴。我问她生活过得怎么样?苏阿婆正色跟我说道:“我一个无儿无女的寡妇,有村里的敬老院住,每天可以去步道散散步,到公园跳跳舞或者打一打太极拳,有吃有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苏阿婆的话,朴实、简单,却让我突然想起母亲的话,明白了她不愿进城的原因。刹那间,我豁然开朗,原来田园式的新乡村宜居,宜养,这才是老人喜欢的生活样式。看来,我没必要再催母亲进城住了。

(江文明)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