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3-06 11:30:28

地瓜缘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提起地瓜,对于山乡人来说,总不免一番唏嘘。换到过去光景,一年至少三百日,一日三顿总有吃不完的地瓜粥、地瓜干、地瓜块…………走千里远万里路,无论到哪里,总脱不去一口尴尬的地瓜腔。

对于山乡农家来说,地瓜算是最有人情味的植物了。地瓜们从来不嫌弃山乡枯山瘦水的境遇。春一来,薯种落地蹭苗,给它截藤移栽,插哪儿跟着长哪儿,用不着多久功夫,叶子就挺身而出,绿油油地冒出来。一茬茬的瓜叶,被接接续续采下来,当作青菜的替补,以不至于断了山乡农家餐盘的时蔬供养。

进入稻未熟、果未香之际,山乡娃子常要猫到地瓜垄,拨开正值旺盛的藤叶,用手掏进土壤,摸出嫩生生的块根。有时,洗净了直接扔到刚烧开的三餐粥汤,一并煮熟了,用来尝尝鲜、充充饥。有时,会偷偷跑到老旧古厝,上房揭瓦,在屋后弄个小灶,把瓦片当平底锅,地瓜切了片,烤起地瓜饼,用来骗骗嘴、解解馋。

待秋风起,那些藤上的叶子,无论枯荣统统扒拉下来,整到两只畚箕中,用扁担左右一钩,挑回厝内,焖在缸池里,作为猪鸡鸭们的配餐伙食。那些光溜溜的地瓜藤,也会被集中堆积起来,和着翻起的土坯块,一起烧土粪,化作来年的基肥。

而田里的主角,埋在垄头的地瓜块根,也要一藤藤锄开,一簇簇挖起,一个个拆卸,堆叠到一双双畚箕中,再一担担给挑回来。随后,根据大小个头、色泽品相,来派选各自的用场,尽量做到瓜尽其用。综合比较好的,齐刷刷地垒到屋后土窖里头,作为一整年的搭餐口粮;不大不小的,整起来切作地瓜脯、地瓜签;有皲裂、或不规整的,则用来磨上白花花的地瓜粉。

都说山乡孩子早当家。在自家厨房土灶,一边添柴火,一边大锅里淘米煮粥,小锅里焖地瓜、或地瓜脯,是山乡娃很小就必须练就的基本厨技。而搅好一锅酥软得当的地瓜粉团,蒸出一笼Q弹相宜的地瓜粉粿,则是需要渐长渐悟的内家厨功。

现在好了,很多走出山乡的山乡人,又是一番感慨,还好小时候,在地瓜田头,有将盘整庄稼、侍弄地瓜的功夫,练到家;在厝里灶间,有把煮三餐、蒸粉粿的功夫,学到手。到城里头里,再难的事,也不叫事儿了。

偶尔,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碰上久违的红薯兄弟,以烤地瓜的名义,温暖落单人群,大家时不时会迎上去,用浓醇的地瓜腔去问候、交谈,再买下那么一两个来,像品鉴红玉石那样,慢悠悠地品尝着。

(陈德进)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