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高凤必至 花香蝶自来 ————莆田市司法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3日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司法行政机关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制度保障、提升执法水平、优化法律服务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 面对莆田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大考”,莆田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如何聚焦用力,交出自己的高分“答卷”?近日,记者走进莆田市司法局,探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力量。 良法善治有高度 筑牢营商环境“稳定器” 今年2月,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莆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郭雄飞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筑牢营商环境法治防线,坚持服从服务大局全局,以更加精准的法治服务保障莆田现代化建设。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据介绍,莆田市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积极探索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动制定多部政府规章。其中,《莆田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以行政立法规范城市道路挖掘管理,被省发改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在全省首创单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行政立法;首开地方分级诊疗制度专项立法先河;探索形成“多长一体”生态立法模式;推进住宅物业管理立法………… 莆田市紧扣中心大局,深化法治调研,深入挖掘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中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守法等法治护航元素。莆田市司法局整合打造的木兰溪治理法治样本项目,被命名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入选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获评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百优案例”。 行政规范性文件发挥着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性作用。为从源头上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莆田市司法局全面排查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400多件,废止44件,修改10件。组织民营经济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和不平等对待企业专项清理,废止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不适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文件。 同时,该局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外脑智囊作用,采取“起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双重把关、“法治审核机构+法律顾问背靠背”双重审核模式,把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的合法关,提出审查意见1000多条,为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支持,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规范执法有力度 厚植营商环境“新沃土”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效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为企业创造宽松、稳定、公平的发展环境,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莆田市司法局积极开展执法专项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法治督察驱动 服务营商环境”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执法案卷“提质”工程、执法改革“提效”工程、执法平台“提能”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一方面,会同工信部门、市数字办,组织全市200多个行政执法主体,梳理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清单;另一方面,协同工信部门推行“一个中心连两端”协同工作模式,由乡镇协同中心做好检查部门和企业的沟通衔接,通过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协同平台对检查计划提出调度建议,月均检查数、陪同检查数同比下降50%以上,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成果“全省互认、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莆田市司法局还全面强化涉企行政复议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创新实践“行政复议+事前调解”模式,秉持“能调尽调”原则,涉企争议实质化解率超90%。在办案过程中,该局全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直接纠正违法或不当涉企行政行为,实现“办结一案、规范一片”。 此外,莆田市司法局通过组织执法资格考试、执法业务培训、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切实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开放发展的“软实力”,也是“硬要求”。“随着积极转变涉企执法观念,改进执法方式,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推莆田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不断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莆田市司法局法治督察科科长张季春如是说。 法律服务有温度 破解企业需求“梗阻点” 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律师始终相伴同行,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助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莆田市律师事务所团队担任民营企业法律顾问412家,为企业举办法律讲座118场次,进行合同审查、修改4236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975次。同时,鼓励律师参与市场化调解,在律师事务所设立调解工作室,打造贴近群众、服务企业、专业便捷的实体化调解服务平台。 “我们还持续推动‘园区枫桥’机制建设,重点排查企业生产经营、合同履行、金融借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莆田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曾亚彪介绍,排查涉企矛盾纠纷2316人次,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539件。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司法局还深入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开通线上自助办证平台,首创“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办模式,对涉及企业的相关授权委托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领域提供方便快捷的公证法律服务。 此外,莆田市完善涉台法律服务,强化台胞台企法治保障,在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成立全市首个涉台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秀屿区某鞋业有限公司设立首个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某律师事务所设立台湾地区法学青年来闽实习实训点。目前,全市聘任台胞陪审员8人。 莆田市司法局还将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列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部门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蒲公英在普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下一步,莆田市司法局将着重从提升惠企服务质效、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拓展创新涉企公证服务、多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为莆田市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陈静 庄金伟)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