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拖欠运输费被冻结流动资金,法院善意执行,从而实现—— 从“账上冻结”到“主动履行” 诚信守法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需要增强契约精神,又要树立法治意识,逃避履行只会损害企业信誉,得不偿失。近日,宁化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履行10万元。 欠款不还上法庭 2020年11月,某运输公司与某设备公司约定货物运输服务,并签订《货物运输合同》,2020年11月至2024年2月共产生运输费50.34万元。 其间,某设备公司陆续支付了15万余元运输费,后续因欠35.3万余元且不再支付,被某运输公司起诉至法院。经宁化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某设备公司尚欠某运输公司运输费29.46万余元,分3期履行完毕,首期为10万元。 调解书约定的首期付款日到期后,某设备公司却迟迟未履行协议。为此,某运输公司向宁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善意执行再调解 近日,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某设备公司财产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其名下银行账户有几十万元流动资金,于是立即采取冻结措施,限制账户资金流转。冻结当日,考虑到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执行法官再次组织双方到法院调解。 因双方情绪激动,调解现场一度剑拔弩张,执行法官只能先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开展调解。“我们通过查控,发现你们账户上有几十万元流动资金,并且银行流水记录上也有几笔大额支出,这证明你们是有履行能力的。若继续拖延,除了现在依法冻结公司账户,下一步还将查封厂房设备,这意味着公司经营会面临严重阻碍。如果恶意逃避债务,还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那面临的就是刑事处罚。”执行法官耐心地对某设备公司负责人说明执行的相关情况,并告知其逃避执行的后果。 “不是我们不还,确实是资金周转困难,公司现在的流水只够维持基本运转,能否宽限几日,我想办法筹措资金。如果公司账户继续被冻结,没办法继续经营下去,就更没有款项来履行了。”某设备公司负责人面色凝重地解释道。 各退一步息纷争 了解到某设备公司当下的困难,执行法官将申请人某运输公司负责人叫到一旁,引导他换位思考,考虑相关利弊:“我们理解您急于收回欠款的心情。但某设备公司要经营才能有收益,如果他们账户一直被冻结,只会导致公司经营进入恶性循环,你们的运输费也没法马上收回。” 看着某运输公司负责人开始思考现状后,执行法官接着表示:“经过调查,他们公司现阶段还能维持经营,建议给予适当宽限时间,也能为后续两期款项的履行提供保证。” 经调解,某运输公司同意给予某设备公司款项时间筹措第一期款项。调解结束的第三日,某设备公司如约将筹措的10万元款项还清。当日,某运输公司收到第一期款项后,法院解除了对某设备公司账户的冻结。 某设备公司负责人对某运输公司的理解以及法院的善意文明执行表示感谢,同时许诺后续两期款项会按约履行。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