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日前,《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草案)》《福建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草案)》提交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 《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草案)》在职责分工、创造和运用、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社会共治、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条例(草案)明确发展路径,规定促进著作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支持措施。此外,强调突出地方特色,促进老字号、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闽产道地药材、经典名方、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知识产权运用,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构建集“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条例(草案)明确要以严密制度提升保护效力,强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措施,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保护职责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当事人配合查处的义务,并提出将新型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纳入保护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的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制度。 《福建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草案)》共六章三十八条,对健全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格局,认定及查处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物品经营行为等方面内容做出规定。 为从源头上解决职责和机制问题,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明确承担反走私综合治理职责的机构,建立和完善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将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针对反走私实践中各部门联勤联动不够密切,区域执法协作、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海陆联动不够深入等问题,条例(草案)规定反走私综合治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数据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智能化水平。同时,条例(草案)还规定反走私综合治理机构应当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反走私协作联动,推动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提高反走私综合治理整体合力和效能。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