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读到与陈嘉庚先生一切有关的文字,对陈嘉庚的爱国赤子情怀和教育兴国的卓识远见景仰崇拜时,就会想起我的父亲。 父亲出身贫寒,我的三位姑姑早早被送给别家当童养媳。父亲生前的回忆录里有一段充满愧疚的回忆:他受父母之命送二妹(我的二姑)到未来婆家去,二妹以为大哥带她去做客,兴高采烈。等大哥撇下她离开才明白过来,二姑喊着大哥,追赶着,哭得撕心裂肺。这一段文字,我几乎不忍卒读,只是想象那情景便泪含满眶。 少年的父亲爱学习而家贫,只读到初一上学期便忍痛辍学。父亲在小山村里边耕边读,什么书都看。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府需要青年人才,父亲因文笔不俗且写得一手好字成为公社文书。 我要感谢父亲,在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且生活困难的年代,我们姐妹仨没有像几位堂姐妹们一样被送养,可以读书、参加工作。有孩子的家庭订阅《中国美术》刊物也许不足为奇,可如果是在八十年代初穷乡僻壤的家庭呢?二姐打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和天赋,无师自通,画的花花草草、古代仕女图蛮像一回事。乡村没有美术教师,没有会画画的人,父亲到公社邮电所为二姐订《中国美术》杂志,让二姐以《中国美术》为师。 受父亲影响,我们兄妹四个也喜欢阅读。父亲为我们兄妹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连环画报》《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辽宁青年》等报刊杂志,让我们见识外面广阔的世界。父亲从未对子女表现出多高的期望要求,只倾尽心力培养我们,满足我们在生活学习上的一切需要。后来,哥哥高中毕业进了部队,以他出色的文笔和腹有诗书的才华很快就提干;姐姐就读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擅长工笔绘画,在家乡小有名气,如今退休的她依旧潜心国画书法,乐在其中。父亲是懂得尊重子女的,我喜欢文艺,父亲带我去考师范音乐班,支持我选择幼儿师范专业。尽管我的音乐梦想并未实现,可承蒙父亲影响,今天的我尚可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不是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可以像陈嘉庚先生那样成就一番光辉伟业流芳百世。父亲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因身体不好,四十岁便不得不病退离岗,携家人回山村定居。但父亲是个胸怀责任、心中有爱的人,他极力扶持务农的兄弟姐妹家庭,督促家族晚辈上学读书,资助亲友家孩子读书、考中专、上大学。无论我们家住在哪里,都有左邻右舍的年轻人与父亲交朋友,找父亲谈心,诉说心中的困惑迷惘;家中不让读书或不让高考失利复读的邻居孩子,也悄悄来请父亲帮忙说情。我们家经济并不宽裕,每一次家乡倡议捐资助教时,他往往捐得最多。记得我上学途经小镇影院,见影院前大红的捐资光荣榜上,父亲的名字赫然摆在第一位——父亲捐了50元。母亲有点不高兴,私下嘀咕父亲为何要如此慷慨,但我理解父亲。 父亲离世已近三十年,生前未给我们兄妹留下多少房产积蓄,可在他作为我们父亲的几十年,以身作则,于无声之处影响子女品格养成。我们兄妹都像他那样热心善良,也像他一样自强不息、努力进取,并以此影响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生活不富有但安逸平顺。父亲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远远比金钱物质更为丰厚可贵! 谢谢了,我的父亲!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