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暖每一寸土地 守护每一份权益 ——建宁检察院以多元监督筑牢民生法治屏障 春寒料峭的清晨,盲人按摩师老李拄着盲杖摸索在县城的盲道上,指尖感受到的连续凸起纹路让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就在几个月前,这条曾被电动车、摊位侵占的“断头路”,因一份检察建议重获畅通。这个细微改变,正是建宁县检察院践行“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该院聚焦残障群体权益保障、妇女权益保护、企业法治护航三大领域,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法治温度融化现实坚冰。 筑牢残障人士权益屏障: 从“脚下安全”到“头顶蓝天” “以前出门总担心盲道被占,现在路上畅通多了,心里踏实!”近日,视障人士李女士在建宁县检察院组织的“无障碍出行”回访活动中感慨道。这份安心,源于该院与县残联共同搭建的“检察+残联”权益保障机制。 2024年,建宁县检察院在接受“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盲道被机动车辆违规占用停放线索中发现,辖区内存在机动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违规停放在人行道上、车身占压盲道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该院迅速与县残联会签《关于共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意见》,明确对口联系、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宣传联动等协作机制,并针对盲道管理乱象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全面排查整治。 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占道障碍物并查处违法停车,加强巡逻并修复破损盲道,同时增设无障碍标识并加强安全宣传,同步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守护残障人士“脚底安全”。 在解决“行路难”的同时,该院更注重维护残障群体的经济权益。2024年,某建筑公司7名工人因工伤致残,企业拒付工伤保险赔偿。建宁县检察院主动介入,通过支持起诉帮助工人追索赔偿款83万余元,并协调残联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培训等后续帮扶。这一案例因“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创新模式,被省、市检察院“检护民生”行动专刊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残障人士权益保护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建宁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宁绍荣表示。未来,该院将深化“检察+行政+社会”联动机制,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刚性标准,让法治温度触手可及。 织密妇女权益保护网: 从“救急输血”到“系统造血” “多亏检察官帮忙,我才能重新站起来!”2023年11月,收到司法救助金的张女士哽咽道。 此前,张女士因事故造成左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左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住院治疗花费近4万元,却因无经济来源陷入困境。检察干警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通过“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张女士送去司法救助金3.9万元,着力打通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这是该院2024年办理的5件涉妇女司法救助案件之一,为困境女性撑起了“法治晴空”。 针对隐性侵权问题,该院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推动系统治理。2024年10月,有群众反映某企业在网络招聘中标注“男性优先”,涉嫌性别歧视。建宁县检察院立即与县人社局、妇联开展磋商,督促企业删除歧视性条款,并推动全县开展招聘信息专项清理行动,整改违规信息10余条。 在维护妇女权益的战场上,建宁县检察院既重“救急”更重“治本”。针对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该院发出检察建议2份,督促公安、文旅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建立人员信息核验制度,从源头阻断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灰色链条。“我们要让每一个‘她’都能感受到公平与安全。”主办检察官余玉琪如是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